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019-09-10杨少情
杨少情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恰逢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意识正处于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就要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国独有的精神,即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公忠精神、重德修身的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结合时代特点继承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助力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增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加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4-0182-03
Abstra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will go through the internal wars of i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Cultural influence has become much more prominent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Chinese culture is the limitless source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brilliance and its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Chines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mong Chinese youth.
Keywords: new era; Chinese culture; core socialist values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支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强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巩固,才能确保实现中国梦的人才和智能保障。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了新的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以文化振兴国家,以文化强国”的伟大口号,并特别指出“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和深厚的精神财富。同时,青年担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为新时代理想、文化和道德的新青年,就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食粮,培育和增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大精神内涵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软实力,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进步的基本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体系,而是包括了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最重要的四大精神内涵:刚健有为、天下为公、重德修身和天人合一。
(一)“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进取精神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纲领。“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成熟于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彖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止境,故称为“健”。健含有内在主动性、外在能动性,以及坚韧、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包含积极主动努力进取,永不停止的意思。无论是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他们只不过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的无数英雄豪杰的写照,而这些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又反过来激励十几亿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也激励新时代的青年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不畏牺牲的榜样数不尽,他们不惧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保家卫国;在当代,中国各行各业的英雄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祖国而默默奉献牺牲,如杨利伟承载着中国航天的使命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再如中国的科技部在2010年终于成功研制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全球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的研制成功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称之为深海中的“神舟”。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一直激励青年为把国和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
(二)“天下为公”的公忠情怀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无数内外忧患的灾难面前,都有一种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社会责任感与人民的福祉为己任。《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孔子提出这一思想是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但当时的“法治天下”将公平理念注入“天下为公”的思想,使得“天下为公”和“公天下”的观念开始融合,并与君主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联系起来。这一思想经过产生、发展、成熟的演变一直深刻影響着后世的有志之士,他们心怀为国鞠躬尽瘁,关心民众,为天下兴利除害,主动承担起民族兴亡的重任。伟大的孙中山先生更是将“天下为公”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论证,他的“天下为公”思想是将救民族于水火的历史责任和对中国近代进化的思考与旧社会的革新经验高度总结和凝练而成。他用“三民主义”来解释未来的国家,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以建立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为己任。这种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这种“天下为公”的公忠精神不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同时把国家民族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传统的“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救亡意识”,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无数青年爱国者,为了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为了抵抗外部势力对民族的侵略,勇敢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当代,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温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目标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强大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统一,表现为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天下为公”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实质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但在新时期它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天下为公的思想精髓,以此推动青年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重德修身的自我规范
重德修身主要是通过道德上的自勉自制、自我完善,培养自己和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美好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未间断过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视,重视以德治国,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圣先贤在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德行培养,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作为正面引导。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读《诗》、《礼》开始,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读《诗》能学到许多历史、自然、社会知识,学《礼》就是学习社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从生活实践中培养自觉地道德意识。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内容广泛,旨在提升道德修养,为教育后代确立远大志向。帝王唐太宗亲自撰写《诫皇属》、《帝范》、《诫吴王恪书》等名篇教育皇室子孙后代,重点指出重德修身的重要性,做善事、自勉自制、严于律己。
(四)“天人合一”的发展观
“天人合一”的概念起源于古人对神人关系的定义,从西周时代到两汉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已经演变为天人之间是一种感应关系,应将天道和人事结合,以天道作为人道的依据。宋明期间,“天人合一”发展到了顶峰,宋朝张载首次提到“天人合一”的命题,程颢肯定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王阳明的心学更是集成了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协调的无间状态。从“天人合一”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认为自然生命有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被珍惜和尊重,开发利用应遵循其内在规律。
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有目共睹,同时也造成严重破坏,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贫困疾病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这些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失衡问题也比较突出,要解决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正确的途径,重新审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人类开发自然的行为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即遵循天道;而不得以功利的目的为一时经济的发展而破坏大自然。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最具生命力的价值观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则这个价值观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是信念。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则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公民、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传承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德修身”等的思想和“爱国”、“诚信”、“友善”等中华传统美德。因此,在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強青年文化自信
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从“刚健有为”到“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不断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增强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就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设置,提供让青年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借助新时代的多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交流平台来开展传统文化传播和互动,多渠道实现对青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理论学习之余,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青年实地参观文化遗产,用身和心来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利用传统节日,对青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年从中提升道德修养,汲取精神力量。
(二)增强青年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有家国民族情怀,近代当代亦有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国爱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孔子“忧道”、孟子“忧民”、陆游“忧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忧患精神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又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为内容。中国历史上的青年志士在民族灾难之时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不畏牺牲,这种强烈责任意识的深厚源泉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在2018年9月,国家安全机关“2018-雷霆”专项行动,先后破获百余起间谍案件,间谍机构瞄准了出国出境的高校学生,性质极为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这给我们的青年狠狠地上了一课。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化中,反共和反华势力依然存在,意识形态斗争以更为隐蔽的手段进行,青年更应有“忧变”“忧腐”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时刻以爱国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损害国家利益就是爱国的体现。家国的命运是一体的,也只有青年时刻不忘爱国情怀,才能从意识上杜绝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习近平主席2018年5月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真正做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①。
(三)增强青年崇德向善
我们加强青年的道德建设,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如“崇德向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之一,在过去的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改革开放和加入经贸组织之后,带来经济上的更大宽容,在引进西方的经验的同时,西方的个人利己主义也打顺风车进入并深刻影响到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导致现在青年中出现轻视品德建设,重视技能;轻视精神力量,重视物质财富;轻视创造价值,热衷享乐;包括啃老族,都是没有重视品德的重要,而只顾自己贪图享乐,没有很好的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导致道德水平下滑。因此,我们必须重新重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营养,利用崇德向善的古人榜样和理论来增强青年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出发,论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尚美德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应该包含的基本道德标准。这符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增强青年的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及的对国家的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公忠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如果年轻一代有理想、有能力和责任,国家就有未来,国家就有希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鲜活的榜样,如霍去病、岳飞、林则徐、张太雷、恽代英等等;在近代,民族危机面前,青年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也空前高涨,“六君子”以及五四运动都是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直接体现。每一代青年有自己的时代梦想和时代责任,在伟大的时代中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当今生活的成本居高不下,青年也会为车子、房子而忧愁,或沉醉于父辈们创造的富裕生活而安于现状,也会因为生活的不顺而消沉失意。然而令我们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令人敬慕的青年,在2008年那一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中,千万的青年官兵、消防战士以及志愿者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令人感动涕零;在危难紧急的火场中,是消防战士们走向最危险的地方救援,用他们的背影书写青春;在条件极其恶劣的边防,是边防连官兵们牺牲自己的青春,守卫在祖国边境,跨越冰河和雪山去巡逻是他们的日常;在看似美丽的天空,航天人用他们的青春在蓝天上绘制中国的航天事业蓝图。青年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只有青年心怀家国的责任和敢于奋斗,家和国的未来便有继承人。
中华优秀文化中承载的中国精神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凡的重要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②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首先是要打造文化强国,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有用的人才。“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融入到青年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中,將中国文化精神融入到青年培养计划中,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体系中,应当将中国精神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等一系列环节中,青年的素质和能力要同党和国家的发展相匹配,要以德育为基石,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在形成主动的精神追求;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青年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做人做事中,从外在转化为日常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
注释:
①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
[3]黄海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及其时代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
[4]黄蓉生,石海君.论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5]侯文华.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6]高福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意义:基于习近平文化论述的视角[J].湖湘论坛,2018.
[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