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最美“半”称心
2019-09-10孙琦
孙琦
【摘要】“半”称心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半”即“适度”,适度为美。语文教学亦应追求“半”称心的境界!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应有机渗透;课前教学预设有度,应让学于生;课堂教学不求全求满,应内容聚焦、过程清简;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包括“生生评价”,不失度、过度。如此,语文教学才能展现她最美的景致!
【关键词】“半”称心 有机渗透 让学于生 课堂清简 评价有度
春节期间,一篇原载于《中国青年报》的《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的访谈,在微博上引起了一场热议。这应该是多年前的一篇文章,批判了“语文之痛”,指出:“语文教学,泛政治化的因素太多,教师教得过于保守……”作为一个行走在语文教学一线几十年的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材、语文教法等都可以批评探讨,但不能全盘否定语文教育!事实上,叶开所批判的语文教材“泛道德化”,教师“教法保守”,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度”的把握问题。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是杭州灵隐寺的一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妙处就在“半称心”这个“半”字上。“半”,是一种难得的豁达与智慧。“半”即“适度”,适度为美。语文教学亦应追求“半”称心的境界!
一、传道求“半”,不穿靴戴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说的传道就是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充分考虑了国际教育发展及国家各方面发展要求,如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科技经济创新及社会进步等。
2017年9月起始年级统一开始使用的部编语文教材,总体特色第一点:体现核心价值观,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
因此,我们使用部编版教材,包括现用的苏教版教材,都应当减少说教,而应有机渗透。
1.有机渗透、润物无声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进行正确引导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
叶开在批评教材的“泛政治化”时,列举了沪教版一年级下册《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课,语文老师告诉学生:这就叫“舍小家,顾大家”,“大家”里有很多“家”,就是“国家”的意思。而当时叶开才7岁的女儿,始终没理解“大家”的具体意思,苏教版与之内容相似的课文是二年级上册的《大禹治水》。低年级学生在读“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部分故事时,会有这个年段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他们特有的想法教师应给予肯定,的确不必贴标签式地让学生一定要理解到“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度。学生能体会到大禹治水决心坚定,可以克服所有困难,可以不顾一切……从而对这位英雄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那么英雄身上的正能量已经传递到了学生的心中。
2.提倡多元、珍视个性
不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的,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教师首先就要做到“珍视”,然后加以评价和引导。哪怕学生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教师们也不要忘了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常说的“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如果针对某一个问题,非要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那就是“请君入瓮”了。风靡美国的“费氏创造力教学原则”第一条就是“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回答”。这一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不可急于评判,而应支持和鼓励。当学生个体独特感悟与课文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时,教师需要通过平等对话予以引导。例如,有学生把《滥竽充数》里的南郭先生解读为聪明过人,绝对是违背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指点。
二、预设求“半”,不弄虚作假
此处所言“虚”是和“实”相对的,即课堂上要让学习真正发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但是,如果过度预设,甚至把学生的回答都预设好,有的公开课还在课前铺垫好答案,就造成了虚假课堂!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一种真实的发生,而不是戏剧式的表演。
1.预设有度,让学于生
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适度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呈现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真实学习过程。
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必须做到“退隐”——让学于生,把预设的主动权即问题的形成过程交给学生。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为例: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其中有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读书要会问,请你默读课文,针对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提问,并在旁边打上问号。
学生提问,教师梳理:
(1)老太太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其他园主在路边吆喝為什么反而无人问津?
(3)作为世界建筑大师的格罗培斯怎么会设计不出满意的路径方案?
(4)格罗培斯要求“撒下草种、提前开放”为的是什么?
(5)为什么是“最佳路径”(针对课题提问)?
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梳理出了五个主要问题之后,再引导他们进行合并,首先把(1)(2)两个问题放在一起:为什么老太太的葡萄园无人看管却生意红火,其他园主在路边吆喝却无人问津?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角色体验,明白两种卖葡萄方法的本质区别,并进一步要求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探讨剩下的问题。教师最后总结点明作者以“最佳路径”为题的含义:格罗培斯巧借智慧的设计思路是最佳的;顺应人们需要,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最佳的;他的勤奋、精益求精,也是取得成功的最佳路径。从而,在“生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经历了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过程。
而这样的“预设、让学”,就需要教师深研课文,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在备课时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推测课堂上的种种可能,期待课堂精彩生成!
2.不教而教,学以再学
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必须少教、善教甚至不教,必须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薛法根老师提出:苏式课堂的核心思想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其核心要义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主动地学。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课堂预设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1)出示两组词语:“谦和有礼 武艺高强”“粗鲁无礼 花拳绣腿”,启发学生发现作者是用对比手法来写这两个人物的。进而告诉学生这篇文章通篇都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的,今天这堂课就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章。
(2)重点聚焦“比武”部分,感悟“对比”。
(3)通读全文,品读其他“对比”:人物对话对比;柴进对两个武师态度的对比;人物出场的对比。其中,“人物出场的对比”课文中没有写,教师补充《水浒传》原著中浓墨重彩的出场描写。
(4)拓展《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片段,使学生再次感悟“对比”妙用。
(5)建议学生尝试着用对比的方法来阅读《水浒传》整本书,在各种对比中,获得新的发现。
以上五个环节的预设,旨在使课堂教学的教与学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助推学生由浅入深与文本深度对话,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服务。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意识,并引发学生持续的学习行为,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课堂求“半”,不贪全求多
语文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删繁就简,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如何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可以借鉴华师大郑桂华老师梳理的四个维度,即是否具有“语文”的特点;是否为这个文本所独有;是否具有统领性功能;是否有利于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
1.教学内容要聚焦
当下有些语文课堂依然存在教学内容随意、点状、求全等现象。教师需进一步聚焦“核心内容”,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学习方法等学习实践上着重力。
《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篇游记散文,课文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先声夺人,进而把所闻、所见、所感穿插在一起,展现黄果树瀑布的宏伟壮美!无论写声音、写形态、写感受,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而且比喻词丰富多变,成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亮点。立足文本的这些特色,笔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和重构,以“所闻、所见、所感”为线,分三个板块学习作者“以声写形、以喻绘形、以感衬形”的独特写法,品味用词的精当、比喻的传神。在学生看不到的语言秘妙处点拨,例如,第2自然段“飘、拂、涌、盖”4个动词隐含着“移步换景”,作者的观察点由远到近。最后让学生欣赏视频,用比喻句式写几句话来赞一赞黄果树瀑布,可以选择一个侧重点:所见、所闻或所感,注意比喻词的丰富多变,以此延展实践运用。
2.教学过程要清简
“清简”应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清简”的背后是深刻、睿智、大气与超越。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更要从“教语文”向“学语文”转身。这需要语文教师从语言、写法、结构和文体四个方面去深研教材,构建教学板块。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文,紧扣观点,前后照应,中间从正反两面举例说明。事例选材典型、表达概括简洁。其中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事例结构相似,都是紧扣观点叙述:先讲“立志”,再讲“不懈努力”,最后讲“成就”,这些都是本文具备的“核心教学价值”。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
板块一:说启示、抓观点。启示学生阅读说理文,首先要抓住课文所要讲的事理,即观点。
板块二:对比品读,学习语言。(1)对比读李时珍的事例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学习说理文事例语言的简明扼要。(2)对比读三个名人的事例,学习说理文事例紧扣观点、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同时了解说理文事例选取的典型性。
板块三:遷移运用,创编事例。本单元前三篇文章都是写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的记叙文,请学生从中选择一篇仿写,把它浓缩成百字左右的小故事。这样,也整合了单元教学资源,实现学阅读与学表达的有机融合。
板块四:朗读体会反面例子——雨水,体会正反举例使说理更有说服力。
板块五:畅谈感受、总结学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受,同时掌握今后阅读说理文的学法“三部曲”:抓观点—品事例—谈感受。
四、评价求“半”,不失度过度
笔者一直很喜欢人教版中的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其中,一种是父爱的力量:严厉的提醒,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一种是母爱的力量:温柔的鼓励,让孩子增强信心。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正确地把作者引向了成功。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包括鼓励“生生评价”,亦应保持这种平衡,失度的赞美和过度的否定,都会使评价变得糟糕!
1.教师评价适度有效
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犹如指挥棒,因为学生一般很看重、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正面、积极的表扬,能起到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功能,使学生受到鼓舞、充满自信,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但是,表扬不可泛滥:如果教师一味表扬鼓励,没了尺度,特别是在课堂上,似乎“不敢”轻易指出学生的错误,那就造成了表扬的不实,无疑会让评价的激励功能大打折扣;表扬亦不可言过其实,应慎用极端的评价语,例如,“你的朗读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你的回答很到位!”
反之,教师在评价时指出不足也要注意语言的委婉。例如,课堂上学生理解问题较片面时,教师不要直接否定,而应引导:“你在积极地思考,但如果能联系全文考虑再周全些就更准确了。”如此,其实也在指导包括这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再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对父母直言:“我只是真实地表达我的想法,音量高了些,你们就认为这是顶撞,为什么你们就可以大声地斥责我?不平等!”教师在评价时,应避免出现:“你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父母是不对的!”而应改为:“你能敞开心扉和父母说真实的想法,很好!但你是不是应该考虑和长辈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试试平心静气地和父母沟通,也许效果会更好!”这样把批评的语言换为委婉的说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反思。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若能一直以尊重、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能积极地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2.生生评价客观有度
生生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形成性评价,生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是互补关系。生生评价切合当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展:学会倾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补充新的信息,从而达到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从生生评价中得到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生评价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去评价,提高评价能力。例如,生生评价运用最多的是朗读评价。起先,学生只会说:“他读得很好!”或“他读得不流利!”等,在一段时间的指导后,学生学会了辩证地去评价:“他的朗读声音响亮,但还需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某某虽然读得还不够投入,但比以前进步多了!”这样的过程,真正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在习作教学中,笔者也积极运用生生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互评的能力和欣赏、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习作互评时,笔者同样指导学生要辩证地写出评语和修改建议,要求在眉批和总批中都应既表扬优点又明确不足。当然,教师要首先在之前的作文批阅中做到客观有度,做好示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语文教学只要在落实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时,谨记“适度”为美,追求“半”称心的境界,就能展现她最美的景致!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陈升.为语文教育创建人文精神的空间[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11).
[3]李秀贞.对小学语文课开展“语用”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10).
[4]许红琴.聚焦 延展 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