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德育的语言艺术

2019-09-10巢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讲究语言艺术德育

巢艳

正所谓“圣人之情见乎辞”。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好愿望、美好心灵、热情态度、诚挚关怀等,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讲究德育的语言艺术对于德育工作的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讲究德育语言的针对性和区分性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语言去做不同对象的思想工作。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讲究好语言艺术,才会使工作卓有成效。

(1)因人而异。在对待外向豁达者,教师可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明确要求。对待内向拘谨者,老师要给以情面、留有余地,不要批评得太尖锐。对待倔强者,教师要压住火气,冷静处之,这样说不定能出奇方,收奇效。因为他们易认死理,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对待后进生,则要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们听惯了别人的批评,除了有一颗比别人更强烈的自尊心外,一无所有,对教师再多一次批评,往往显得满不在乎,所以老师要体现出特别的关心和爱护,用真诚感动他们痛改前非。总之,德育应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倘若千人一腔,势必弱化教育效果。

(2)因时而异。常言道:“打铁看火候。”德育工作者言贵精当,更贵适时,应精心选择“ 契机”,择机而发,以求事半功倍。如发现有的学生思想上要求进步,但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心情烦闷,情绪低落,或者受批评或处分后思想不通,受到表扬或奖励后骄傲自满,与别人发生矛盾而影响团结时,必须与其谈话。即谈话的关键时刻,必须在事发之时就进行,也就是“情况”一出现,立即就“ 行动”。否则,失去良机,效果就差远了。若对违反纪律和犯其他错误的人需要给予批评时,谈话的最佳时机应是当事实真相和是非完全弄清楚后,教育对象的肝火已消、头脑比较冷静,做好了思想准备,情绪已缓和之时。

(3)因地而异。德育教育的效应常常因地点、环境、气氛,甚至色彩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如对比较严重的思想问题,可在室内交谈,如办公室,不宜在人多或比较复杂的地方谈。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可在室外交谈,如共同散步边走边谈,或找个僻静的地方谈等。切记不可随心所欲,不看场合,跟着感觉走。

二、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适度性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语言的思想性、适度性。因为德育是关系学生以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定向,所以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有口头语,什么“这个”“那个”“啊”或者一句话重复两遍,这样不仅不能提道德教育水平学水平,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之间关系,造成负面效果。

(1)科学性——真实、准确、简洁。所谓真实,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中不说假话,不说大话,以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决不主观臆断,文过饰非,谎言欺众。所谓准确,就是确切地使用概念和术语,合理地进行判断、推理,科学地得出结论。在语言表达上过之与不及,都会使真理走向谬误,使真诚失去应有的光辉。所谓简洁,就是语言要重点突出,详略有致。有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语言翻来覆去,拖泥带水,冗長无味,最后学生就会不知所云,不得要领,产生厌倦情绪。其实,妙理并不在多言,古语云:“言不要多,达意则灵。”如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讲仅用了三分钟,而同一天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讲用了两个小时。事后这位校长写信给林肯说:“如果我在两小时内所讲的东西能稍微触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我就十分欣慰了。”

(2)适度性——尊重、关爱、保留。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老师的德育语言应该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老师不能使学生过分的羞愧和无地自容。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洛克指出,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地学生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因此,我们的语言应该尊重学生,这样德育才会成为学生心灵上的相互沟通。

首先,不应污辱学生的人格。老师语言要合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文明、亲切、感人,绝对禁止用有辱人格的语言羞辱学生。其次,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不能用讽刺、挖苦和嘲弄的口吻批评学生。“你真蠢”,“你是没指望了”等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应该成为老师的忌语。最后,不威胁和恫吓学生。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把话说到学生心理去,靠教师贴心的话打动学生,而不是用威胁和恫吓对学生施加心理压力的办法逼学生就范。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德育工作主体与客体语言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过程。“亲其师”自然“ 信其道”,德育工作者应善于通过充满尊重和关爱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其迸发出火花来。

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教学的好坏,德育教师要善于将语言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讲究语言艺术德育
不要将就,要讲究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说话要讲究停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