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探讨
2019-09-10沈大智
沈大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加强其信息化建设引起了各企业的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升企业信息共享与部门沟通能力,同时也是企业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多处不足,基于此,本文探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信息时代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现状及创新策略
一、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意义
(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信息化指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提升会计电算化水平,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财务,开展财务核算、控制、决策和监督等工作,在会计电算化与数字化管理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财务信息化建设可实现财务的即时管理,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的财务信息集成化及自动化处理,有利于将财务人员从琐碎的资料整理与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二)加强内部管理整体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促进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交流沟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整体性,具体表現为实现三个层面的数据交流与信息共享,一是企业员工与资产、资源等基本数据信息的多系统共享,二是各部门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集中处理,三是企业内外财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即通过网络和统一接口,将银行、税务等外部机构与企业内部机构相连接,构建开放型的会计系统。因此,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整体性。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基础工作不充足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各企业需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并购置充足的硬件系统,通过配置齐全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但当前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基础性工作准备不充足,如软件系统投入较少,系统更新缓慢,无法满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部分企业虽购置了市场中较为先进的软件系统,但其忽略企业财务管理需求,软件应用的针对性较弱,存在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不足的现象。造成企业基础性设备配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仅意识到信息化对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忽视其对企业内部管理整体性的强化作用,而财务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也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管理层虽根据时代需求构建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其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仍不全面,如认为财务就是算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精准核算账目,忽视了财务人员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如组织架构缺乏完善性,各岗位的职责分配不明晰,财务管理目标设定不合理等。例如,在财务管理目标设定中,其信息化建设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信息化建设中要强调过程性、实时性、风险识别性等,确保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能全面反映企业各环节管理中的问题预测及分析等。
(三)财务安全真实问题严峻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享受信息高效共享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信息共享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及虚拟问题。在安全问题中,近年来病毒软件的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企业开放型的会计系统使其容易遭受来自不法分子或竞争企业的恶意软件攻击,财务等重要机密信息容易泄露,严重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在虚拟问题方面,在以往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等会计主体以原始票据、账簿为主,纸质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但其无法实行远距离传输,而在信息时代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多以网络银行和电子单据等虚拟形式为主,容易出现数据被随意窜改现象,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信息时代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策略
(一)优化基础工作建设
在信息时代下,企业要加强基础性工作的建设,管理层就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致力于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并实施预算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预算,增加软硬件配置、开发、维修等费用,树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理念,强调设备附加价值与经济效益,重视基础性工作建设对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提高决策合理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在配置先进软硬件设备时,需综合考虑自身的需求、行业特点等,选购满足企业需求的功能齐全、服务能力较强的设备。在提高设备针对性方面,企业可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依据需求对设备进行开发、更新等,如建立ERP系统、SaaS、AO等管理系统。此外,企业需合理设置信息化建设的各系统,如依据功能需求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分析、预测、计划、控制、监督五系统,并设置总账系统、应付系统、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存货核算、项目管理等子系统,加强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无缝衔接,构建安全防护系统,确保财务信息共享系统的平稳运行[2]。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市场环境、行业特点、财务管理现状及战略目标等设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及执行目标等,这一环节务管理目标要具备精细化、全面性、高效性等特点。同时,企业要依据财务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加强业务记录控制,建立票据制度,明确岗位分离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设置专职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划定各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建立问责机制,将各部门主管设为部门责任主体,实现责任到人。规范财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例如搜集信息—保存信息—分析信息—制定策略—动态追踪—结果评价—整改优化等,通过规范化的财务信息收集处理流程,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质量。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及虚拟问题,新时期各企业需构建相应的风险防控制度。在安全问题方面,企业需加强财务系统的安全防护网设置,组织技术团队定期更新软件系统,进行全天候的网络安全监测,并建设身份认证系统,利用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及产品等设置访问控制权限。在核心数据传输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设置最高级安全密码,避免信息在传送中被黑客截取[3]。同时企业还需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训,组织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约束及制度管控降低财务风险。在虚拟问题方面,企业要加强信息安全识别系统的建设,并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单点登录等方式明确各数据传输者,并要求信息传输者实时上传文件的电子版本或影印版本,以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四)创新财务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中,企业要创新财务管理目标,不断满足业务的多元化需求,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创新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当前工作人员多使用WPS、Excel等软件办公,在财务管理中,工作人员需先收集各业务数据,之后利用软件分析并整理各项数据,统计结束后编制表格系统上报主管部门。在信息时代下,市场中出现了新的财务软件系统,其仅需将相关数据录入软件中便可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企业要积极引进此类财务软件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此外,企业还需创新财务管理报表,在财务报表制作中,财务人员需依据内容需求制作数据报表、图表或图像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报表形式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正確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仍有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缺陷。对此企业需优化基础工作建设,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强化风险防控制度,创新财务管理工作,以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荣霞.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纳税,2017(6):35-35.
[2]穆梓.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思考[J].信息记录材料,2018, 19(11):102-103.
[3]陈鹏.浅析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J].现代商业,2017(2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