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

2019-09-10卢晨茜 沈佳云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感情家乡

卢晨茜 沈佳云

摘要:每个人都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热爱家乡是一种美德。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家乡的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在主题学习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了解家乡的特产、认识家乡的建筑、品尝家乡的小吃、讲讲家乡的方言……孩子们逐渐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建立起归属感。本文通过课程故事《我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是在中班第二学期主题课程《我的家乡》实施过程中拓展而来的系列活动过程。

关键词:主题课程;家乡;感情

一、缘起

故事发生在天气还微微有点寒冷的时候,中一班正在开展主题《我的家乡》的学习。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家乡“美丽杭州”的知识。从我家周围出发,慢慢扩大到整个家乡,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想要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活动《家乡的桥》中,孩子们本身就有许多“桥”的经验,又认识到了多种形态的“奇特”的桥,对桥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于是在区域活动中,特别是建构区,“桥”就变成了主宰全场的不变的主题。

老师们的想法:

A老师:孩子们对于家乡的桥,特别是杭州的桥的兴趣依旧不减,可以开展一次主题延伸的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家乡的桥“中孩子们有了兴趣为依托,但是对于桥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多数孩子们是来自视频、图片中的,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实操的内容很少,而且内容略显拼凑。

B老师: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几千年来,桥梁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桥的美丽故事有很多很多,桥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它的样子还有它的作用等等,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二、与桥的“初相遇”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不是已经和桥有了一次相遇了吗?哐哐哐,这一次不再是图片和视频了,老师请爸爸妈妈帮忙带孩子们去实地近距离的观察一座杭州的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亲密接触,相信孩子们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选择了一座杭州的桥进行参观,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这座桥”的知识,最后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来跟小朋友们进行分享。孩子们有的选择家边上的桥,有的选择断桥、拱宸桥等杭州著名的桥,无论是哪一种,在孩子们的眼中,这都是一座座“不普通”的桥。孩子们向大伙介绍了桥的名字、桥的故事、桥的种类、桥的结构等等的知识,大家对于桥的认知也越来越饱满了。

三、与桥的“又相探”

在和桥的“初相遇”中,孩子们与桥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对于它们的了解也丰富了许多。老师也准备了一张调查问卷,准备来“调查”一番。同时也邀请爸爸妈妈也加入了研究,根据孩子们的口述,帮助完成调查问卷。他们是强大的学习伙伴。

在孩子们的调查问卷中,老师发现:

1. 对桥种类的认知不完全。不能对桥进行很好的分类。

2.对桥功能的认知较为单一。

3.孩子们对于桥的兴趣较大,有探究的欲望。

关于调查,孩子们有话说:

学生A:桥有很多的种类,有的大,有的小,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B:桥都是建立在有水的地方吗?

学生C: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喜欢桥。

于是乎,在“又相探”的环节中,老师决定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来巩固孩子们的认知,把零碎的小知识点再一次进行整合,相信在亲密接触的基础上,这一次让孩子们对于“桥”会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包括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桥》、语言活动《猴子造桥》、科学活动《悬索桥和斜拉桥》、艺术活动《好看的石拱桥》。活动中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初探内容再一次介绍了桥的基本结构、作用、分类,根据故事孩子们了解了造桥的原因和条件,又针对拱桥、悬索桥、斜拉桥这三种形态的桥深度学习,进一步感受造型美。

四、与桥的“再相知”

经过了前面的两个阶段的活动,孩子们对桥的认识可是多了不是一点半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发现吧。

学生A:我觉得桥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我以后也想造桥。

学生B:卢老师,有新闻说有个天桥塌了,桥还会塌的吗?为什么呢?

学生C:为什么拱桥上只能走人不能开车呢?我想肯定是因为开车会塌掉吧。

学生D:桥都是怎么建造的,是先造什么的?

学生E:越大的桥应该越厉害,跨海大桥应该是最厉害的!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和他们提出来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中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孩子们对于桥的建造的认知有一些的模糊。

孩子们对于桥的承重性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探究的兴趣。

于是我们选择展开了一些集体教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桥的基本构造,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探究“造桥”。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桥的不同形态和承重的关系,培养孩子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在这个阶段的活动中,我们要从对于桥的基本的“表面”认知,向它的深处行进,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看一看它到底有多么的不普通!

在活动《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中,通过故事的讲述,孩子们了解造桥的基本的条件、理解桥梁牢固的重要性,探讨加固桥的方法。

在科学活动《桥的秘密》中,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桥承重的秘密。孩子们对于什么桥比较厉害(能承重)十分感兴趣,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科学,走进这个小实验,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际的操作来感知吧!

同时还开展了美术活动《用泥塑桥》、健康活动《身体拼桥》,孩子们在感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想,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桥。

五、总结

孩子们在和桥的“初相遇”“又相探”“再相知”的过程中,对他们所感兴趣的“家乡的桥”也是不断地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在最开始的时候,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深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才有了这个故事。但是随着课程活动的展开,慢慢加入了更多的值得探索和挖掘的内容。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桥”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動手操作甚至是最后的表达表现来深入他们对于桥的理解和认识。从外部的认知到内部的结构的探究,孩子们从对于桥的一知半解道现在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

同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承重的探究很感兴趣,孩子们对于科学探究总是充满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这是一个比较“浅”的涉及,这个知识点还可以深度的挖掘,比如探究影响桥承重的因素、我来设计桥等等。

这次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研究和学习还在持续的进行当中。我相信他们遇见的任何一样事物,校园里的一株植物、一棵树等等,都和这次的主人公“桥”一样,都不会是普通的,都是有故事的。孩子们的善于观察、善于动脑配合上老师们的及时回应和精心设计,相信会有更多精彩、丰富的故事等着我们。

猜你喜欢

感情家乡
最好的感情
感情工作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感情告白
夏天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