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

2019-09-10黄月梅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策略小学语文

黄月梅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营造良好环境,有效抓住合作机会以及科学组织合作学习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语文;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自我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单独学习的方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积极思考、探索,通过合作相互促进学习。随着教育方式的改进,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那么,如何合理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对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应用现状

自主学习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主流学习方式。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不同感官来获取知识。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基于独立,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它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际上。在应用程序中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严重的形式化,形式化是指形式主义,形式上没有质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盲目地引用这种教学方法,而没有关注学生的经验;另一个是用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指代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提出一个新的推翻旧的思想而完全放弃传统思想的思想。该方法的本质清楚地表明了课堂教学中独立探究的趋势。这两种现象要求一线教师要注意实际教学,并采取科学的应用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學习愉快,老师教得轻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在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自我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讨论。

1.创造良好的环境

长期以来,教室里的老师们总是表现得很严厉,要求教室保持安静。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营造有利于教学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研究古诗《游山西村》时,我安排了任务,由小组合作来解释古诗的内容,然后小组对内容进行了评论。我提前给了学生10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时间过后,学生们讲解了古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发表了自己对古代诗歌的看法,然后将他们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精读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学生积累汉语素养,培养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精读课本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选文本具有典型的文学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价值。因此,教师应在精读课文时灵活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在积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例如,当我阅读文章《鸟的天堂》时,我遵循了独立合作和探索的教学原则,并根据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提取。作者将教学设计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整体感知。老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初步阅读,弄清了课文的线索,以及对课文主要情感的整体理解,最初引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热情。第二步是自学。文章《鸟与天堂》虽然简单,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思想高度。教师应该如何更深入地指导学生欣赏它是本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这篇课文的本质不仅仅是理解老师的话,而是要理解他们自己的思维与作者思维所引起的情感共鸣,以最终实现汉语素养和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展示自主学习的优越性。第三步是合作与探索。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感知存在差异。在老师指导学生互相交谈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不同观念的碰撞会产生更强烈的火花,学生将在自己的思想中成长,并在合作探究中找到真相。

3.有效捕捉合作契机

在教学活动中,很容易抓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内容的需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适当地适应合作形式。例如:学习当我们有了一个词语时,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独立学习变成由两人组成的一组监督练习,这样就可以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开始学习时出现的错误。另一个例子是在理解课文时,当老师问一些问题时,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遇到困难时问其他问题。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后,老师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老师的意见,吸收学生的意见并与同学辩论。这样,就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和有针对性的探索。

4.科学组织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探索了个体学习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可以共同提高互补性。老师身为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权。为了使这种组织形式的教学,我首先为学习小组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例如,在教《走遍天下书为侣》时,我提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大声朗读课文,自由阅读,或成组阅读;(2)对于文中不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在阅读课文后告诉小组伙伴自己的感受。从长远来看,经过这样的培训,学生将在以后的阅读中自觉地提出自己的小学习要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欲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简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泼的语言学习氛围,有利于实施课堂教学。根据他们的能力分别进行指导,并意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另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广大教师转变为创新型、学者型的新教师。

参考文献:

[1]李银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6(72):43-43.

[2]范桂荣.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28).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