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分析
2019-09-10林春芳
林春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应用到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忽略了体育学习和运动,导致大部分的高中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其实,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体育,使学生适当调节脑力疲劳,锻炼学生的身体。基于此,本文将探析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游戏;教学策略
体育课程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对锻炼学生的身体,调节学生的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们兴趣的差异,导致传统的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特性,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运动热情,使他们积极地锻炼身体。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策略,希望助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运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虽然一些高中生已经成年,但是他们仍是拥有好玩的天性。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无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体育游戏所具备的趣味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正是处在一个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田径运动是一项需要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极强的身体素质的运动。笔者在开展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例如学生基本动作掌握不熟练、没有多少的耐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决定将游戏教学策略融入体育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熟练应用基本动作,培养其自身的耐力。笔者把班级上的学生分为了几个组,并将每个小组中体育综合素质较好的學生任命为组长。笔者要求这些组长带领组员们设计一些小游戏,并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小游戏中来。笔者发现,有的小组设计了一个改编版的“老鹰捉小鸡游戏”,小组内的成员被平均分配成了两队,一队是老鹰组,一队是母鸡组,这两队会进行捉与躲的游戏比赛,从而使该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在无形中提升其自身的跑步速度;有的小组设计了知识竞答的游戏比赛,游戏的具体规则主要是进行关于体育器材使用功能的知识竞答,而回答数量以及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将为胜利者……学生们设计的游戏多种多样,都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地融入体育游戏中,提高其自身的体育水平。
总之,教师应该将游戏融入进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
二、在体育游戏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教学引导的教学策略,并灵活的运用体育游戏整合体育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体育学习水平。
如,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中长跑体育运动时,会向学生讲授关于中长跑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的积极影响,并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关于中长跑动作技能和方法要领。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关于这项运动的体育知识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决定以定向越野的游戏形式,分组自主训练的组织方式让学生进行中长跑的体育运动训练。因为是分组自主练习和游戏的方式,所以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们进行中长跑训练,会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并全程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积极的进行体育运动训练。
总之,在本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了体育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开心的氛围下无形中掌握一些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如,笔者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一项体育技能时,会先给学生讲授关于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然后把班级上的学生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远接力赛”的游戏。该游戏的具体规则是:每个小组中的第一名学生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立定跳远,而第二名学生则根据第一名学生所跳的位置上进行立定跳远,第二名学生根据第三名学生所跳的位置上进行立定跳远……直到小组内的成员都跳完,而所跳的距离最长的小组则会获胜。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获胜,都纷纷积极地锻炼自己的跳远技能,并认真的进行这个游戏。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快速的掌握了“立定跳远”这项体育技能。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游戏有效的运用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提升其自身的体育技能。
综上,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体育游戏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斯彬.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整合应用探寻[J].当代体育科技,2018(11).
[2]戚克政.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