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巧设问题链来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19-09-10张瑜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高效课堂

张瑜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对于精通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更加渴求。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使得教育学界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广大初中教师积极地探究创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巧设问题链进行教学的方法应运而生。但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师在教学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改善这种情况,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巧设问题链进行教学的优势,探究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问题链;高效课堂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力源泉,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提示性。所谓的巧设问题链进行教学的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步步地探究知识的深层含义,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教师必须要先弄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的寻找解决途径。

一、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该科目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很多教师和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他们只注重语数英等重点科目的教学,忽视了信息技术等应用型科目的学习。他们的教育观念并没有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理念,思维的不完全转变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向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教学脱离实际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入到教学目的中。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已经渗透到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信息技术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完全脱离实际。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教学过于激进

学习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慢慢学习知识并掌握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基础抓起,保证学生的夯实基础,再进行高层次的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只是接受能力强,有些学生则较差一些。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没有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就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在没有确认学生是否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就开始讲解,教学过于激进,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点。

(四)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进入到学习状态,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兴趣的产生有一部分来自于课堂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形式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能产生学习激情。到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自我想法的表达,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有效性最大化的实现。

二、巧设问题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最终使自己充满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思维能充分打开,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真正地加入到学习中,切实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完全发挥了主体意识,实际应用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问题链的设置内容是由易到难,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入到难题,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应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不会让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一点点的掌握知识的全部含义,学生就能稳步前进,最终完全掌握知识点。教师也不必担心某些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导致落队,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设置问题链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问题,导入课堂

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前导入,学生能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基础的、简单的问题作为引导,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课前问题的设置是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定义等。

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幻灯片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对于这些基础性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提出,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就能轻松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幻灯片的进一步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设置问题,练习巩固

在正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之后设置一些练习问题。学生通过练习进行知识巩固。问题的设置不能再以基础为主,应该是在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明确自身在学习本章内容的不足,从而二次学习,最终掌握知识。知识的巩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习知识的更高层次,也是为了实践奠定基础。

例如,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幻灯片的定义知识点后,教师会对如何进行幻灯片制作进行详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讲解以后教师也要通过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检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形式就是通过作业,教师提问进行,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提出问题,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应用相关知识点去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自身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步,教师就要提出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难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进而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书本上幻灯片制作的所有知识点并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避免学生不知道按照什么学习顺序进行操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教师问:在第一页幻灯片上添加方形框,并选择第二排第三个艺术字写上“课题探究”四个字。根据问题,学生进行操作,一步步地提高学习能力,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盲目练习。有秩序有目的的进行训练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巧设问题链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的提出就是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另外,还能保证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因为问题链教学是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不会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同时可以跟上学习进度。在教学過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措施。在课前创设问题,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在课中设置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验,最后,通过提出问题,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设置完整的问题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希望教师能切实将以上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惠静.高效信息技术课堂之精设教学环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20):80-82.

[2]高洁.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授课中的使用[J].科学中国人,2017,0(5Z).

猜你喜欢

问题链初中高效课堂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