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19-09-10谢嗣友
谢嗣友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普遍掌握必要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不可偏废。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学过于关注中考,很多教学策略瞄准的都是提升中考考试成绩,导致教学内容有时会显得支离破碎、不够系统,特别是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注度不够。一篇完整的英语文章,会被拆成一个个单词、短语,却忽视了整文阅读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阅读教学策略也比较单一。出于全面提升初中生英语素养的目的,有必要对以往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部分英语教师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读课文,随后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单词、短语、句子。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英语文章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容易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失去阅读兴趣,把阅读当成学习具体词句之前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不会深入思索并理解文章的整体含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扭转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增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进行整文阅读和深入理解。
一、与文化介绍相结合,增进学生阅读兴趣
每种语言,都与其产生和使用的地区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英语是英语国家的母语,其中也必然体现着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对这些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在阅读时形成深入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些内容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能够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外国文化的内涵。
例如,学习《I'd like some noodles》,其中的饮食知识一方面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饮食也是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寻找相应的视听资源,如与英语国家日常饮食相关的电视节目、纪录片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有关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视听资源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最好为英语原声带中文字幕,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观看过程的连续性,不会被频繁出现的难点所打断。
二、安排更多师生互动,增加閱读应用机会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以对话形式体现,也是考虑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生动形象的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情境模拟,不仅限于根据教材内容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让学生自由表演。相对于单纯朗读课文来说,这种方式更加接近真实的英语使用情境,学生的阅读成果也可以在这种互动中得以应用,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
例如,学习《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课文中的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把阅读变成一种学生自我展示、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比如先让学生简单的分角色朗读课文,随后让他们把其中的单词换成自己的兴趣点,再表演出来。对于还没有学过的单词,教师可以首先给出翻译,再让学生用到自由表演中。具体的表演内容不用过多干涉,可以是从两人初次见面开始的连贯场景,也可以是简单的两三句对话,比较自由的空间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重视课外英语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如上文所说,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很多都是对话形式,但真正的英文文学作品的种类形式要丰富的多。而且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相对教材来说更加连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思维也是连续的。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纯英文或中英文对照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英文阅读习惯。
例如,学习《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时,教师发现学生对音乐普遍比较感兴趣,就可以向他们推荐介绍音乐艺术的英文书籍,比如《中国音乐百年》。该类图书为中英文对照,其中既有较大篇幅的英文内容,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本国音乐艺术的了解,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综上所述,英语虽然不是学生的母语,但作为一门语言,其基本的学习方法、原则与其他语言是相通的。而只要是有文字的语言,阅读都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该语言其他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初中是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关键期,对于英语阅读也同样如此。换句话说,初中英语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是否能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在教学中加强创新与实践,进一步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乐晓丽.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
[2]童小华.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