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问题
2019-09-10刘莉
刘莉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单单是引导学生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发展中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限制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现。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出现了过分强调教学形式、忽视数学本质的问题。该问题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面对该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为数学教师回归数学本真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要以知识教学为载体,采取多样的方式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尤其要使学生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备的能力和关键品质。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认知不清晰,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限制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薄弱
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主体。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是否具备丰富且扎实的知识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一)在数学专业钻研上用力不足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花大力气进行教学技巧设计,试图利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技巧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多样的教学活动参与中自主地感知、理解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但问题是:教师利用多样的教学技巧真的将数学知识讲透了吗?这是有待考证的。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将数学知识讲透,无疑是锦上添花,反之,则是喧宾夺主。尽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正是其简单性更容易误导教师,使其将数学教学简单化。甚至一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觉得利用40分钟的时间向学生讲解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是乏善可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剑走偏锋”,下大力气琢磨如何将数学课堂搞得花样百出,在哪里向学生讲述一个名人故事,在哪里向学生讲一个数学段子,在这样挖空心思搞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数学内容的本质。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活动开展中,没有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尤其是数学本质进行深入挖掘,由此导致其无法理解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形式编排内容?为什么要在这里安排一个数学活动?在这些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这些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将获得哪些发展?在缺乏这些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难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使学生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的。
(二)不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演绎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之所以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因为其对数学知识的发生與发展还认知不清楚,在呈现知识的时候出现了知识颠倒问题。以“小数”为例,小数是来源于分数的,但就我们所使用的青岛版数学教材来看,其立足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情况和接受能力,没有直接对小数下一个定义,而是利用直尺引导学生自主感知小数是怎样来的。对于用“米”做单位来表示1分米、3分米等长度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答出,将1米平均分成10等份,其中的1/10,3/10等所对应的长度就是1分米、3分米。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其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即将1/10、3/10改写成0.1米和0.3米。在教学中,由分数转化为小数这样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这个转化过程有效地展现出了小学概念的本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早已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对“小数”产生了感性的认知,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直接利用直尺引导学生填出小数内容,然后,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如此过程与小数与分数的产生过程是相反的,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参与中掌握数学本质,由此限制了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的“宝典”。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仍将数学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挖掘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方法内容,由此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像隔着一层窗户纸,觉得自己理解了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梯形”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弄清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差别,其设置了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量的问题。但是,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两种问题:一种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数平行四边形的个数的时候,直接告诉其不用计算长方形的个数,在这样的指导过程中,教师犯了“不知长方形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错误。有的教师面对该情况,直接告诉学生,在不要求计算长方形图形个数的时候,只要求计算平行四边形的个数的时候,需要直接将长方形的个数加进去。学生在听到该诀窍之后,觉得很兴奋,将该方法机械地应用到其他问题解决中。那么,这个诀窍是适用于所有问题、所有条件的吗?我们可以给出否定的答案。教师如此教学仅仅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机械照搬,限制了其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另一种是,在数梯形的个数的时候,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在图像中描出梯形,能描出多少个就有多少个。这样纯靠撞运气的方法,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束之高阁,不但无法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梯形的本质,还无法使其在今后的问题解决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就此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可想而知。
二、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时时刻刻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投身到数学教学之中,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既能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又能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方法的驱使下,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停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之中,将知识教学作为数学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从导入活动开展,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堆积在学生面前。而学生从头至尾都只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知识,跟着教师的步伐记笔记。在此过程中,不要说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了,教师就很少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这样照本宣科的过程中,学生非但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还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就算数学教师拼尽全力,再使用情境教学、问题串教学等,都无法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由此使学生在消极的态度下,降低数学学习质量,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可想而知。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教师在数学专业钻研上用力不足、不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演绎、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等。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引导作用,采取多样方式钻研数学教材,把握数学知识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既能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又能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