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9-09-10于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教学

于涛

摘 要:在小学教育当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育中的基础性环节,学习兴趣一方面能形成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中,需要重视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习效率和质量最大化。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相关策略进行探讨,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促使学习行为正常开展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较强的应用性、实用性而在小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与此同时,由于其逻辑性强、抽象度高而导致学生学习相对枯燥。加之学习主体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低下成為较为突出的问题。

1、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建立积极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教师数理其兴趣培养的理念,这一理念首先能够落实在建立积极师生互动上,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过去我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而现代教育理念则要求师生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认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本身的人性,尤其对于低龄学生而言,成功的教育是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令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力,激发其对于知识和学习的热情,进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着某些矛盾之处,例如理论上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加大师生互动环节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从小学数学教育从业者的角度而言,需要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而这些培养都是建立在对于学生数学兴趣提升的基础上的,进行高效的学习兴趣培养才能够保障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就感。[1]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操作中,教师在操作中很难掌握师生互动的“度”,过于松散的互动不利于课堂纪律和效率的提升,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笔者提出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

2、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作为一个学生群体,具有比较明确的心理特征,当前,我国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同时定力较弱,对于枯燥的理论性知识接受度较弱,如果小学生能够在这个阶段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在日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会培养其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的阻力就会小很多。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进行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里变化以及爱好兴趣变化,时时刻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实现亦师亦友的状态,这一状态能够令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由此可见,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积极选取合适的交流模式,开拓更多沟通渠道,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培养,基于这样的学生心里特征实践,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进而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通过建立轻松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是比较刻板而传统的,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师不断进行知识的传播而学生被动进行接受的过程,这种机械式的知识教学模式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令学生本身处于较为消极和不够主动的学习状态当中,没有将学习数学作为一个主观能动性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就普遍将数学学习认为是一个过于消极的活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最终恶性循环导致学习的效果事倍功半,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想要对于这种现象进行改变,就必须通过建立起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环境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兴趣。建立轻松学习氛围,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热情轻松的教学,讲究科学并且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简洁精准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保持小学生对于数学、对于课堂、对于知识的关注,小学教师对于轻松学习氛围建立的意义重大。

4、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受到忽视,数学教师将自身讲授和教材讲解放在比较明确的位置上,而对于学生主体状态比较忽视,教师将学生能够储备基本知识作为自身的任务,以此为目标对于数学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有所忽略,也忽视了对于学生本身潜力的发掘和能动性的激发,也很难提出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了。学生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环境形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主题,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潜力的激发,将学生放在合理的主题位置上,对于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积极培育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环节,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并且发挥出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这一理念必须渗透于每个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当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通过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建立轻松学习氛围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四个角度入手,分别分析其对于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目的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能够为学生的终身教育、长远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铭俊.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2)

[2] 蔡广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1)

[3] 吴新华.以“三个必须”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07)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