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2019-09-10王泽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教学情境

王泽娜

摘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扩大学生对学习的“内需”,也就是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将对“如何精心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情境;内在动力;快乐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扩大学生对学习的“内需”,也就是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學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够激发起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

一、确立目标,激发成功欲

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关键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还要有努力的目标。细化阶段目标,让孩子在达成时体验到成就感。目标与动机不可分,二者共同拉动学生向前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设立目标,就好比为教学树立了一块“靶子”,它使学生学有方向,有所期待,从而激发出成功的欲望,并在内心唤起一股持久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确立目标可采用说理的方法,向学生阐明所学内容的意义,如有益于社会、有助于生活等,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志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如在科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发明家推动人类进步的故事,鼓励学生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此外,应当将有关学习结果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这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与效果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树立适宜的目标,有效地激发学习的热情。当然,无论树立什么样的目标,都需要让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

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学习的模范。榜样对象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中的优秀人物。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表情生动,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充满了热爱,这对学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一个生气勃勃的教师,如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春风,会给课堂带来活力;积极学习的学生,会感染并带动周围的同学。特别是学习中有巨大进步的学生,更应当让其成为学习的楷模。如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首次单元考试才考六十多分,但到期中考试时就考了八十多分。看到他的巨大进步,我就马上把他树立为班级的学习之星,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一个学期以后,在班里就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学生;教材中的优秀人物,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常常也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教师如果能利用好教材中的优秀人物,那么往往能在学生心目中植下伟大人格与坚强毅力的种子,引领学生最终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驱动学生向着优秀前进,看齐,同步。

三、培养兴趣,将学寓于乐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我们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形象具体的教学演示,让学生能有一种直观、新颖的学习体验,置身于快乐的学习氛围之中;同时,教学中也要善于设置悬念,留出空白、余地,提供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一种充满新异性的、出人意料的、不确定的情景,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探究心理中,达到“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兴趣培养效果。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培养激发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极高的表现欲,而开展比赛教学活动恰好是把学生的表现欲转化成学习热情。如教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在教学习认识键盘时开展打字比赛活动。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课前都非常认真地练习,使学生既认识了键盘又提高了输入速度和准确率,这样既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转化为较强的学习内在动力,真正达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表扬,为学习加油

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鼓励表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故此,教师应当做一个美的发现者,在细微之处见真谛,给学生送上真诚的赞扬,为学生的学习加油。如有一次数学小测验,笔者出了一道难度较大的应用题,大部分学生冥思苦想,不知所以,但有一位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却能通过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答,我发现之后在班里对这位学生的聪明进行恰当的表扬,并表示如果这位学生能努力的话,他的成绩肯定会令人刮目相看。自此之后,那位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于是更加奋发学习,到期末考试,成绩跃居全级第一名。可见鼓励表扬的力量之大。当然赞扬也不是一味不切实际的廉价的表扬,而是应当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中肯的肯定。表扬的方法也可以灵活多变,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如“登榜表彰法”“大拇指称赞法”“微笑点头法”“背后夸奖法”“期待法”等等。只要教师善于鼓励学生,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喜人的结果。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内动力的启发、引导,让他们对已知和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其实为了不教”的境界,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培养学习内动力重要性,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使它们如源头活水般永不枯竭,从而帮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学习的主动者,最终在知识的海洋里捕获属于他们自己的“鱼”。

参考文献:

[1] 孙金玲.巧用奖励 激发学生内在动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108—108.

[2] 谭行绩.巧用心理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广西教育,2015,(10):63—64.

[3] 潘秀红.营造快乐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J].现代教学,2011,(11):66—66.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