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问题

2019-09-10李国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李国梅

摘 要: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物化学实验是将药学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将药物化学实验生活化是一个必备途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问题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藥品的合成、生产、检验、研发等一些基本过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物合成作为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简单,实验方法成熟。将药物化学实验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不再陌生,不再遥不可及,让他们体会到药物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受制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逐渐脱离了学生喜欢的实验基础,逐渐脱离了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到处充斥了无边无际的工艺流程题,原本神秘有趣的化学教学变成了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的记忆,当题海变成了暗无天日的苦海时,学生逐渐丧失了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正渐渐的消退。所以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二、药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核心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教育曾一度偏离了生活轨迹,过分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施新课改以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充分显示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学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药物化学实验生活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例如,我们开设的趣味药物化学小实验阿司匹林的制备,硫磺皂的制作,碘酒的制作,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用压片机制作出我们吃的药片,制作出生活中用的药皂、碘酒,学生的积极性被提升到最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这是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所看不到的。

2.药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创新能力。

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在不断的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设计具有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探究,进而将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逐渐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做葡萄糖酸钙、葡糖糖酸锌的制备实验时,对于葡萄糖酸钙的合成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把实验方案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设计,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药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但也有人钻药物合成的空子,利用不法手段来合成药物,作假药、劣药,再利用各种销售渠道,最终流到老百姓的手里。比如曝光的“毒胶囊事件”,“假疫苗事件”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事件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此外药物化学实验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药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药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研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药物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更新添加常规性实验仪器设备。

我校的实验室装备陈旧且不足,基本都是一些老式的机械搅拌器、水浴锅等,连基础的实验要顺利完成都存在问题。例如,药物化学实验中重结晶时要进行减压蒸馏的基本操作,但在我们化学实验室都不能完成,很影响实验的成功率,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更新添加常规性实验仪器设备很有必要。

2.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简单的合成方案。

精心选择一些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药物合成实验给学生学习、操作,既能起到锻炼熟练掌握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又起到巩固所学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如阿司匹林的制备、海带中碘的提取和5%碘酒的制作、硫磺皂的制作、葡萄糖酸钙、葡糖糖酸锌的制备等,这些实验的操作简单,学生容易接受,而且感兴趣。

3.药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

药物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包括回流、搅拌、液液萃取、蒸馏、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普通过滤和加热过滤、结晶抽滤和洗涤、重结晶、熔点测定共11项基本技能,我们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学习和操作培训。也为我们高中学习中工艺流程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水平。

药物化学涵盖的内容多,牵涉到大量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目前我们自己的化学教师对于药物化学理论知识非常欠缺,在药物化学领域涉及的不多也不专业,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水平非常重要。我们只有积极学习,才能很好的把握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流程等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导航。

5.调整实验内容,增强实验的创新性。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想查文献,查阅相关书籍,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最终通过老师的检查认可之后,再让学生实施操作。学生在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把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丘秀美.化学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EB/OL].[2009-02-15].

[2] 许闻静.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2.

[3] 徐德锋,李绍顺,药物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5):42-44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