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治理与集体践行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9-10朱平
[内容提要] 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及相应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依据和切入点。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班集体和寝室是其直接的学习生活环境。成长成才以及有一个促进学习发展的好环境,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勤学与互助是大学生的思想共鸣点与利益交汇点。要引发大学新生对所在集体环境的美好期盼以建立诉求表达機制,通过价值比较、排序和启发引导凝练出这些期盼的“最大公约数”以形成班集体的共同价值理念。通过搭建“供需匹配”的学生便于、乐于广泛参与的“互助平台”,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班级治理模式,促进自律他律结合的集体践行机制,建立以“公约”“守则” 等为核心的负面清单管理的保底机制,定期督查及时反馈的保障激励机制,角色互换、机会均等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等,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班级治理和集体践行中落细落小落实。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学; 互助; 班级治理; 集体践行
[作者简介] 朱平,法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ADDINCNKISM.UserStyle《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1]5-6等原则,以及“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1]10-11等要求,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策略指导。
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中,以学习为基本生活内容,以在班集体和寝室等环境中的集体生活为基本存在方式。“班集体作为高校‘地基式’育人载体,承担着塑造班级形象、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是学生社会化价值养成的重要平台。”[2]围绕学习共同体建设,建构合
作学习机制,为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下美好的记忆,是大学生参与班级治理的内生动力。“以共同体理念理解和建构班集体能激发班级成员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满足和实现其共同需要。从‘我—你’到‘我们’、从管理到治理,这两个转变是班级共同体建设的基本指向。”[3]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不仅指以专业为中心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也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的学习。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这一广义或全面学习的学习共同体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精心设计和积极建构。“班级生活成为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班级成员的有意识建构。建构什么样的班级生活,要看培养什么样的人。”[4]本文以《意见》为指导,尝试通过班级治理和集体践行为大学生打造、搭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域与平台。
一、 班级治理与集体践行的含义与意义
班级治理是在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班级师生地位和互动关系的一种班级建设理念。班级管理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以维持一定的秩序为目标,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班级治理淡化师生两分的主客体观念,强调师生平等地、协商地共同参与班级建设,是老师指导和帮助下的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治理的价值目标不单在于维持班级秩序,更注重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集体践行。
强调大学生班级治理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时代依据。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交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地域藩篱逐步被打破,人们的眼界、视野日益开阔,信息的丰富性和思想的多样性使人的
自主意识和自决能力越来越强,客观上对班集体建设提出了由教师和班干部主导的班级管理转变为大家共同参与的班级治理的要求。二是主体依据。大学生已是成人,自我意识和参与班级治理的能力更强。对大学生而言,参与班级治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
集体践行是相对于个人践行而言的。所谓践行就是把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活动,是一种有价值目标的、自觉的行为实践。集体践行的目标或前提是集体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即集体的共同价值理念的形成。集体践行区别于个人践行的最大特点或优势是:在自我内在激励之外有外在激励,在自律之外有他律,两种激励和约束的结合,可以产生出内生动力与外在压力叠加的更大动力。
大学生班集体的共同价值理念是什么?如何找到这一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意见》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即找准全班同学的“思想共鸣点”与“利益交汇点”。在一般情况下,“是什么”和“如何找到”这两个问题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目的决定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但在这里,情况却有所不同。“如何找到”不仅与“是什么”有关,还与能否认同和践行有关,认同和践行在这里是比“是什么”这一目的更高、更重要的目的。认同是践行的前提,“如何找到”直接关系到能否认同。用“指令式”“灌输式”的自上而下的希望或要求提出共同价值理念,难以让崇尚独立自主的当代大学生产生较高的认同度;而如果让大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比较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这一班级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其认同度就较高。因为,找到班级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就是凝聚共识、提高认同的过程。可见,班级治理与集体践行有着自身的认知和行为逻辑,有其内在的契合点。
我们反对简单粗暴的“灌输式”“指令性”地提出要求或希望,但这不等于放弃对学生的引导。引导的合理性不仅在于民主需要集中,还因为民主也离不开理性与科学。
在班集体中,大学生的“思想共鸣点”与“利益交汇点”是什么?这里至少应有两个维度的考察,一是集体维度,二是个体维度。笔者曾经在大一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过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对自己所在的、将共同生活四年的这个班集体有什么美好的期盼?(即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问题。)大学生表达频度较高的有:自由、团结、和谐、友愛、平等、包容、进取等。第二,你们在大学四年内,最想养成的好习惯是什么?最想克服的坏习惯是什么?前者回答频度较高的有:坚持性(如每天坚持读书、锻炼等)、坚韧性(抗干扰、抗挫折的能力)、果断(不犹豫、不纠结)、独立(不依赖父母和他人),等等。后者回答频度较高的有:拖延、懒散、懈怠、缺乏自控力、挡不住诱惑、手机控、网瘾(游戏、追剧、交友等),等等。
以上是通过集体讨论交流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和利益诉求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优势是能够相互启发,能够高效形成共识,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的机会,不足之处是带有偶然性、随机性、附和性,其真实性、准确性可能存在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不记名问卷进行调查,在问卷填写中给予学生充足的考虑时间,也允许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以此弥补公开场合的现场表达的局限。
但无论是公开的现场讨论,还是私下的可以充分考虑的问卷调查,都只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利益诉求,如何找到大学生诸多诉求的“思想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呢?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尝试用“价值排序”
方法,筛选和凝练这两个“点”。具体做法是:将同学们提出的诸多价值词汇进行必要的合并、删减,并对筛选出的6~9个价值词汇逐一举手表决,最后按得票多少找到前三个,以此作为全班同学的“思想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即班集体的共同价值理念。
把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限定为三个,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一定不能多。应按照抓重点和精准发力的要求,在了解了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诉求的基础上,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贪多求全,没有重点的面面俱到,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抓不住、抓不好。
其二,三个共同价值理念兼顾了全面与重点的平衡。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理解还处于感性的初级阶段,思想未必成熟。作为教师(辅导员),既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又不能放弃引导。比如,作为学生,其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学习,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时常常忘记这一最基本的角色责任。这时老师就要积极引导,可以用建议和说理的方式,把“勤学”列为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另一类重要的引导属于话语转换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表达思想诉求和价值目标时,不仅要有理想的目标性、愿景性语言(名词,如和谐、友爱等),还应考虑现实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将这些价值目标或愿景转化为可以践行的语言(将名词转化为动词,如互助、尊重、包容等)。比如,教师(辅导员)可以建议把“互助”纳入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其理由是:互助不仅可以体现团结、和谐、平等、友爱、公正等价值观,而且具有可操作、可测量或可评价性,便于践行。这样,在教师的引导性建议(勤学与互助)外,还应该给学生留出一个空间。这就是把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限定为三的缘由或根据。
二、 搭建学生便于乐于广泛参与的合作与践行平台
学习是学生的本分与天职。按照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学习至少包括知识的汲取、能力的锻炼和思想品德的修养。学习是本分,勤学是学生的美德或价值追求。“勤学”的重心在“勤”字,包括勤劳、勤奋、勤勉,等等。勤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文化基因。守望相助,遇难相帮,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优良传统和高尚美德。孟子的“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就为中国人乐善好施的民族性格奠定了人性论的基础,植入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的文化基因。
“勤”与“助”是相互联系的。勤是个人的主观努力,只是有些事仅靠个人努力还不够,这时就需要外在的帮助。任何人的成长、成才,一切事业的发展、成功,都是内在的“勤”与外在的“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勤”是前提和基础,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有没有“勤”,是有与无、1和0的质的差别。“助”是环境和条件,是外在的附加因素。有没有“助”,是大与小、多与少、高与低的程度或数量的差别。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班级共同价值理念的“勤学”与“互助”不是主观随意的拼凑和组合,而是内在联系、相互依赖的范畴和有机整体。
“互助”被列为班级的共同价值理念,为搭建同学们便于和乐于广泛参与的平台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互助”中“互”的要旨是交换,体现出对等性和共赢性,能够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可持续性。这也符合每一位同学的利益诉求,为同学们“乐于”参与提供了依据和可能。“互助”中“助”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对应,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运动、交往、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的。从需求方来看,由于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时空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人都会有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也都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境遇。从助人一方来看,每个人不论能力大小,只要有意愿,都会有帮助他人的机会。这样理解“助”,就为每位同学“便于”参与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为了使“互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启发和指导每一位同学提出具体明确的“最大需求”和“最优供给”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供需匹配”的“互助平台”。比如,有同学提出自己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希望在这方面得到同学的辅导和帮助;很想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同学希望得到班上篮球打得好的同学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对那些有需要和意愿,但一时没有具体、明确的求助需求和助人专长的同学,可以将其纳入志愿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定人不定事的“预备队”,建立“急用急点”或“临时征召”机制。总之,要设法通过各种机制在班级范围内营造和实现“有求必应”“有困必助”“有难必帮”的班风。
三、 强化规章制度,建立扬善抑恶的监督反馈机制
“集体作为教育过程中活生生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具有独特的自我教育机制,而集体中所蕴藏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至今只利用到微不足道的程度,这就需要人们对教育过程中主体与活动做辩证的实验研究,一方面要研究激发和调动教育活动主体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要探索教育过程合理化的机制,从而在整体上揭示教育过程中主体与活动的辩证关系。”[5]把蕴藏在集体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就需要有相应的班集体行为活动的制度规定和运行机制。
首先,以“公约”和“守则”等负面清单管理建立班级共同价值理念的保底机制。勤学共同价值理念的落实,需要 “教室公约”“寝室公约”“图书馆守则”等简明扼要、具体明晰、易记便行的条目供学生遵循,特别是要着力守住底线,即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教室公约”中应有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玩手机、不发出影响老师上课和同学听课的声音和动作等与勤学不符的约定;“寝室公约”中应有不做影响舍友学习和休息的事,不做影响寝室整洁和文明的事等约定;“图书馆守则”中应有保持安静,不得发出和做出影响别人阅读思考的声音和动作等。这些具体明确的约定,不仅易于遵循,而且便于督查和记录。
其次,建立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督查公示机制。如果说“公约”“守则”等回答了不该做什么的底线规范的话,那么定期的督查公示就是全班同学持之以恒坚守底线的基本保障。班级共同价值理念是经过广大同学讨论协商产生的,公约、守则等也是大家约定的。这就为同学的自觉遵守和践行(自律)创造了条件。但践行班级共同价值理念的过程同样存在着阻力,一是由于人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自控力都是有限的,二是因为现实环境总会有各种障碍和诱惑。克服自律的局限和外部环境干扰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借助同学、同伴、队友、室友等邻近他人的他律。这种他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互利共赢的。建立专门的、轮值的督查小组定期对班级践行共同价值理念的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的载体或形式应线下线上(虚拟班级)混合并行,既要有最大的显示度,又要能够长期保存,便于前后比较,同时也能够珍藏班集体的美好回忆。“虚拟班级是‘互联网 +’模式的有益探索,是推进班集体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重要举措。”[6]
再次,建立扬善抑恶的及时反馈机制。定期督查是一种制度化的反馈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更多维、更及时、更高效的反馈机制。比如,反映践行勤学共同价值理念情况的反馈有:任课教师对每次课堂学生听课情况的及时评价(分数或等级),班级学习委员每周对全班同学晨读和晚自习情况的检查公示;反映践行互助共同价值理念情况的反馈有:受助人的口头和书面的感谢,施助人的助人感受和书面总结,第三方的观察与评价,等等。这些反馈要尽可能地在班级网页里呈现,以便保存记录和回顾总结。
最后,建立角色互换、机会均等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原则上,在督查与被督查、帮助与受助、自律与他律、权利与义务、付出与回报等方面,每一位同学都有大体平等的角色互换和体验的机会。轮值制与顾问制就是实现这一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保障。轮值制是指,班级的主要班干部、督查小组成员、寝室长等管理者的任用均采用轮值制,只要学生个人申请可以有机会承担某一角色。顾问制是指,每一个管理岗位,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顾问,作为轮值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顾问由选举产生。轮值制体现的是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的价值观,顾问制体现的是管理效率效能的价值观。实现这一长效机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对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责任和规范(以班级共同价值理念为主导)实行清单式管理(包括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如果轮值者不能履行责任清单,特别是触碰了负面清单,就要主动辞职或被劝辞职。从某一岗位辞职的同学仍然可以申请其他管理岗位,应当给予其改错的机会。
四、 试验的条件分析与困难应对
任何试验方案都要理性地分析所需要的条件和可能面临的困难。试验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条件和困难是否有清醒认知和相应的思考与应对的准备。
1. 试验的条件分析
先看主体条件。该试验的主体包括設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协同配合者等。
笔者提出该试验方案,属于最初的设计者。如果有人愿意按照此方案试行就是实施者。试验方案无论如何详尽,都不可能覆盖实施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需要实施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实施主体主要是高校辅导员。这不仅是因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7]。而且,辅导员是高校唯一的对学生“全方位关注、全过程陪伴、全时空管理”的“三全育人”的岗位,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在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下,只有辅导员才能有始有终地组织、指导、实施该实验。辅导员在实验中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同学广泛参与班级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使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同时,辅导员的身份还有利于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和协同各方力量支持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辅导员作为实施者和第一责任人,是影响该实验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参与主体是全班学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广泛性既与作为实施主体的辅导员的引导与激励有关,也与班级干部的思想境界、思维水平、工作能力有关。但最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善于激发广大同学参与班级治理、集体践行共同价值理念的内生动力,包括最初的启动性动力和坚持不懈的持续性动力,后者是难点和重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抓紧抓好定期督查、及时反馈以及班级乃至全校的关注和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可能要求班级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出现一些消极、负面的言行是正常的。只要正面的舆论占主导地位,持被动消极态度的同学就会逐步受到影响和带动,并发生改变。
协同主体可以有很多,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领导、校内外专家、校友、朋友、家长、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学校各部门、校外各单位(如学生实习、实践的单位或基地)等。实际能够协同的力量多少主要取决于辅导员的思路是否开阔,是否善于调动与利用各方资源。不仅要注意协同主体的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即协同的实际成效。其中重点协同的主体主要有:校内的思政课教师(理论与实际结合)、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专家教授(专题咨询、科研育人等)等教学科研人员,学生处、团委、宣传网络、组织人事、教务财务、后勤保卫等部门,以及家长、社区、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基地等校外主体。内外协同的目标主要是沟通顺畅、促进理解、相互支持、配合默契,以实现协同育人。
再看客观条件。直接与本实验相关的客观条件主要指所在高校、二级学院的政策、环境、风气和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而这些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思想境界和治理水平。该实验最需要的是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及时总结提高的环境或文化。
2. 试验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基本应对思路
其一,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其原因可能是某些试验条件发生了变化,如主要实施者或合作者的人事变动;学生积极性不高,认识不一致,意志力薄弱,或主要班干部的主动性、执行力不强,等等。
应对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在方案启动之前,要摸清情况,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该方案,争取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要保证主要实施者和合作者在实验期间的岗位稳定。第二,当学生中出现认知分歧、行为懈怠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可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或个别谈话等方式沟通交流,及时消解分歧,形成共识。同时,要做好思想准备,不搞一刀切,允许有差别。出现少数落后或消极的学生是正常的,但要保证不影响其他同学。将学生参与实验的表现纳入年度综合素质测评和毕业鉴定,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第三,对工作不力的班干部需要及时调整(包括辞职和免职)。轮值班干部工作不力或出现偏差时,担任顾问的班干部要及时指导和纠正。
其二,工作中的失误。包括实施者的失误,如因疏忽导致偏差;或学生干部的失误,如有人徇私舞弊,导致督查公示结果与事实不符,有违公平公正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等等。
应对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失误和失败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包容失误和及时纠正。任何实验都可能有失误甚至失败。失误和失败是常态,我们必须建立包容失误、允许失败的文化。第二,承认和直面失误和失败。对失误和失败采取“三不方针”,即不回避、不掩饰、不辩解。第三,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及时纠错。这是对待失误或失败的“三部曲”,是辅导员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的指导原则,体现了善于把坏事变好事的高超的工作艺术。第四,对工作有失误的学生干部,只要其承认并愿意改正错误,就要保留原职务或岗位,给予纠错和学习成长的机会。
其三,学生整体反应平淡。学生对该试
验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虽有认识,但言行脱节,口头上肯定,行动上不作为。班级学生的整体觉悟尚未达到该实验的基本要求。
应对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加大动员力度,增强激励效果。采取措施增强动员的仪式感。如请全班、全寝室同学在教室、寝室等公约上签名,签订集体践行班级共同价值理念和个人修炼(包括习惯养成)的承诺书,并在教室、寝室张贴公示。第二,加强对履行承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提醒和监督。通过班级定期督查公示、个人定期反思总结、小组定期交流分享使这一提醒和监督制度化、常态化。第三,坚持实事求是,承认差别和自然分化。只要承諾遵守基本的校规校纪,并不影响他人,可尊重少数学生不参与或中途退出该实验的选择。甚至可以考虑从一开始就留出让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如不签名、不签约)。
参考文献
[1]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徐兰英,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 (1):108-109.
[3] 代玉启,李济沅.高校班集体本质的时代拓展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9(3):110.
[4] 冯建军.公民教育视野中的班级公共生活及其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7(7):5.
[5] 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0.
[6] 冯刚.新时代高校班集体的发展状况与建构方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9(3):107.
[7]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EB/OL].(2017-09-29)[2019-10-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编辑:朱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