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设计的情感交流方式

2019-09-10屈珍妮赵学梅

绿色包装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

屈珍妮 赵学梅

摘要: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其与态度中的感受和意向具有一致性,是态度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本文旨在对包装设计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不仅仅将包装设计作为产品宣传的工具,而更加突出包装设计成为消费者与产品情感交流的方式。设计师是包装设计的主体,在创作中不仅要从包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来考量设计方法,更要深入研究包装设计的潜在功能,重视作品在心理诱导上的作用,从而建立消费者与产品情感沟通的渠道。

关键词:情感交流;交流方式;包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2019)04-0066-03

1包装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包装的出现要论述到远古时期,早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有了剩余物品须储存和进行交换,于是开始出现早期的包装。早期的包装人们是通过藤条、树叶、贝壳和动物的皮毛对物品进行简易的捆绑和包裹。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劳动技能的提升,包装的方式也得到了改善。开始出现竹筐、泥碗、陶罐、青铜器等物品来对物品进行储存和运输。这样原始的包装形成了最初的形态,这个时期的包装主要具有储存和运输的功能,不存在过多的包装设计,最多只是青铜器和陶罐等物的外在造型和装饰物的变化。随着后期染布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出现,对于商品的包装形态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并且还会出现商品的信息符号等宣传,增加了品牌的推广性,并且此时的商品包装设计也多样化。具有了早期包装设计的意识形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包装材料也出现了更多形式,例如:玻璃、塑料、钢铁等材料的出现,让包装的素材种类更为丰富。在包装设计上更加注重视觉传达。十八世纪出现了纸板工艺,同时也出现了纸质容器,19世纪出现了玻璃和金属制造的容器,产生了罐头。工业技术推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1892年“高露洁”被装进金属软管的新型包装形式的出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并且这种包装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如今的产品包装琳琅满目,融合了各国的风格元素,形成了包装大融合的体系。由于人民群众对待新鲜事物有着较高的好奇度,对待外来文化元素接受度较高,设计风向偏转于多元素融合。国内现状的包装设计种类较为庞杂,相互之间没有既定的分类,也没有明显的文化界限,最终导致市面上多数的包装设计样式繁杂,内容凌乱,没有明确的主题风格,从而忽略了消费者们对产品的期望和感受,不仅没有实现大众们的既定期望,也忽略了包装设计与消费者们的情感交流。

2包装设计的情感沟通分析

2.1情感设计的概念

包装设计的情感设计已经不能单独从包装的基本使用功能上出发,需要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去理解体会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将这种体会融入到设计之中。将商品赋予一定的价值意义,让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从外在的包装设计中获取产品的信息,而且可以让消费者与商品传递出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就是包装设计之中的情感设计。

2.2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诉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富足让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逐渐增加。对于包装设计,人们不再满足于包装的基本使用功能,希望能够通过商品的外包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慰藉。首先,消费者们希望能够通过外在的包装设计带来感官上的愉悦,通过专业的排版设计给予商品一个更加直观的信息冲击力,令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商家最想传达的信息,另外可以通过色彩的科学配比,让商品的外包装形成视觉冲击,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再者,消费者希望能够同过外在的包装设计感受到商品的使用乐趣。让消费者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体会到包装的便利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设计者将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入到设计之中,将包装设计富有更加人性化的意义;最后,消费者还希望能够通过商品的外在包装设计得到自我情感的实现。消费者们在消费之前都会对商品产生一个预期的设想值,他们往往希望最终所购买的商品能够超越他们的预期设想值。所以设计者需要换位理解一个商品所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预期值,并且通过外在包装设计来与消费者进行更为密切的情感交流。

2.3情感交流在包裝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中的情感交流方式可以分为视觉传达和触觉传达两种沟通方式。视觉传达给与商品信息和视觉感受最直观的冲击力,让消费者与商品之间产生第一视觉感受的情感交流;在包装设计的触觉传达中,触觉传达也是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包含将包装的外在形状给予创新性设计,例如商品的异形设计,让消费者产生好奇的心里,并让商品和消费者有一定触觉交流,交互式体验,能让消费者和商品有着进一步的沟通。再者,将商品的包装材料进行一定的创新变换。例如将商品的包装材质替换成具有触感的材料设计,让消费者在通过材质触摸的同时,让包装材质在第一时间里所给与消费者触觉体验。

视觉上的情感交流案例如HONEY品牌的蜂蜜包装,见图1,其根据蜂巢的设计元素进行了一款包装设计。将传统蜂巢变形、重组,形成不规律的排列。颜色采用蜂蜜的主色调,黄色、暗红为主,体现出HONEY品牌的品牌思想,本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把纯真、原味的自然瑰宝带给大家。本包装设计不仅可以通过视觉的异形冲击吸引消费者,还以最原始的蜂蜜纯色为主调,传达给消费者健康、绿色的信息。

健安喜(GNC)BURN 60燃脂公式减肥药包装袋,见图2,通过人机抽拉的动作,使布袋上的腰围图案得以收缩,有效的与消费者通过触觉上的交互式体验传达该品牌的意义,药效立竿见影,并且对消费者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给人一种极速瘦身,药效明显的感觉。

3包装设计的情感交流走向

3.1加强包装设计与民族特色的融合

现如今我国的包装市场上的包装处于多元素的融合,没有具体的分门别类和明确的民族特色。由于中国的包装产业起步发展较晚,包装产业中还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当设计者们进行归纳总结,不能一味地跟风设计,将外国文化强硬式照搬照抄到本国设计之中,这样不仅会在国际的大潮流中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易使我国设计处于一种“土洋结合”的尴尬处境。我们需要在包装设计之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国外的成熟经验和先进技术,这样才会使我国的包装设计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且以自己的独特地位屹立于民族之林。

3.2包装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包装设计中还应该融入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包装设计在未来日渐成熟的发展道路上,面向的人群也不仅仅是大众,而是将目光转移到少部分人群上,例如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将设计目光放眼于更多的人群,给予更多消费者关怀。让这一部分少数的人群在社会之中体验到更多的便利性和人文关怀,不仅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能与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的消费者进行更为深刻的情感交流。

3.3加强包装设计的绿色化走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也是逐年递增。绿色设计已经不止是体现在包装设计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设计。这就需要包装设计者们在设计之中考虑到多方因素,例如包装的耗材是否可以压缩到最小程度的浪费;产品包装在制作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包装在使用后是否方便回收利用等问题。保护环境成了这个时代的焦点,绿色设计就是每个设计师的设计准则。绿色设计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设计潮流,所以作为当代的设计师,应将绿色设计视为己任,并且在这个设计之中推广绿色设计。这不仅是与消费者之间绿色沟通,也是与这个时代下的绿色情感交流。

4总结

包装设计者在当今的时代潮流下需要对设计者自身重新进行定位与规划,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向合理定位现在国内的包装设计,不能盲目的跟随国外潮流,需要我们有借鉴性的学习,取长补短。有借鉴性的融合本民族的特色包装设计。在设计中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多方结合,来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照顾更多群体消费者的需要。并且在设计之中“以人为本,绿色为先”的原则,设计出更多绿色环保适合大众需要的包装设计。这不仅是做到了包装设计与人的情感交流,还做到了包装设计与这个世界潮流的情感交流。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爱心灌溉,情感交流
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论新课标下英语作业评语的重要性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