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两千年

2019-09-10林益可

艺术启蒙 2019年4期
关键词:行笔蔡伦竹片

林益可

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纸”,在两千年前刚被发明出来时,虽然质地粗糙,却足以惊艳世人。想想看,如果把我们书包里的书本、作业纸都替换成动物的壳、竹简,我们每天上学是不是要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呢?

纸源于自然一一它由植物(如竹子、木头、草)制成,而它也是最为奇特、巧妙的人类发明之一,因为它能留存住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话语。

金文中,“纸”的部首“糸”是丝的意思,右边“氏”代表底部,“纸”的本义指漂洗丝线时沉落在池底竹筛上的一层杂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有的篆文写成“ ”。上面的“氏”和金文表示的意思不同,是低劣、末等的意思,下半边的“巾”,则是“帛”的省略,加起来便指末等的布帛。演变到行书,字形已经极其接近我们如今书写的“纸”字了。

最早的纸

在造纸术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古人把图画和文字刻在石头、龟甲、兽骨上,用来记录事件。后来,人们把竹片或者木片做成长条,用绳子穿起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并称之为简牍(dú)。可是,一片小小的竹片上写不了几个字,写一篇文章就需要很多竹片,做成的書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奏折就有一百多斤,要两三

个人合力才能抬动。当时也有些有钱人在绢帛上写字,绢帛相较于竹片是轻多了,但是价格十分昂贵,一般的老百姓根本用不起。于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便宜又轻便的书写材料。

改进造纸术的功臣是东汉的蔡伦。传说有一天蔡伦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城外游玩。路过一条小溪时,他忽然眼前一亮,快步走到溪边,捞起一个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薄薄的东西。他激动地问河边的农夫:“老人家,这东西是什么?”农夫回答说:“这个就是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它们被水冲呀、泡呀,又被太阳暴晒,时间长了就成了这副模样,到处都是!”蔡伦抬头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树,不由得眉开眼笑。

回宫后,蔡伦马上投入紧张的试验中,他挑选出一些树皮、破麻布、旧渔网,让工匠们把它们剪断切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没用的杂质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被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纤维捞起,放入石臼(jiù)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最后,用竹篾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最早的纸就这样诞生了。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最后终于制作出既轻薄柔韧又造价低廉的纸。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就把用这种造纸工艺造出来的纸称为“蔡侯纸”。

小书法家养成攻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朝书法家赵孟頫(fǔ)也强调:“书贵纸笔调和,若纸不称,虽能书亦不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滓(zǐ)中,其能善乎。”想写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自身要有深厚的功底,还得善于挑选书写工具。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书法使用便宜的毛边纸练习就行了。刚开始学书法不需要使用特别好的纸张,除了价格贵之外,还容易造成浪费。而且日常用来创作的宣纸一般以吸墨性强的生宣纸和半生半熟的宣纸为主,初学者对笔力的控制不足,很容易一笔下去就洇了一大片。不过用毛边纸也 有讲究,书写时要选择粗糙的一面。这样,在行笔的时候,就会有“纸笔争力”的感觉,也就是粗糙的一面和毛笔的摩擦力更大,更容易体现笔力。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便可以“鸟枪换炮”,用宣纸来进行书法创作啦!

听到就想吃的纸

制作宣纸要用到青檀(tán)、楮(chǔ)树皮等十几种原料,经过揉制、蒸煮、制浆等精细工序。宣纸纹理清晰、质地坚韧、色泽古雅、润墨性强。挑选宣纸的讲究就更多了,不同类型的宣纸,其用途也有所区别。

听说过生宣、熟宣、半生不熟宣吗?不过这些纸不论生熟都不能吃!半生不熟就更不能吃啦,不要用“吃货”的思维给宣纸分类。生宣指的是未经胶矾加工的宣纸,它的吸水性和润墨性更强,要求书写速度快,适用于画写意画和写行书、草书。

经过矾水浸制的纸张就叫作熟宣(它可不是炖熟的),它的特点是不洇墨,可以层层渲染,适用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书、隶书。行笔速度可以慢下来,字体结构也能得到控制啦!

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这里可不要联想到芝士哟!它用生宣浸泡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洇水墨的速度介于生宣和熟宣中间,适用范围较广。

小意粉们是不是从来没想过,薄薄的一张纸背后竟隐藏着这么多门道。要知道,咱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纟”又瘦又长,所以临摹有绞丝旁的字时,要注意偏旁间的穿插和避让!

猜你喜欢

行笔蔡伦竹片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读好点画 迈好临摹第一步
少年的羽毛
过河
蔡伦改进造纸术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蔡伦井之谜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
首届“中国造纸蔡伦奖”推荐评选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