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因素及转化策略
2019-09-10聂磊
聂磊
摘 要:高中阶段的课程更多考查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的知识点丰富且深奥,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困难。学校对于学困生的教学工作一贯都格外重视,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困生能够找到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之一。本文首先基于化学学科的特性、高中生的学习特性等方面,分析高中化学课程中学困生的形成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三点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因素;策略
引言:
学困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显眼的一个小群体,容易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而在转化学困生的教学道路上往往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时间[1]。开展帮助学困生学习的教学活动上,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改变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态度,也需要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利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化学学习能力,进而改善班级总体化学学科教育质量。
一、学困生的产生
学困生一般是指进入规范的教育系统接受正常学习且自身并无智力障碍而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阶段的学生。这一类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学习态度不端正、家庭背景等因素导致的,在一段时间、某些科目上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严格意义上来说,学困生并不能直接定义为差生。学困生与同时同班接受教育知识的其他学生并无不同,只是在接受教学内容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刻采用特别的教育进行补充,使学困生能够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差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教育结果而言,但是学困生是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不能片面认为其智商低。
二、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一)学生主体差异
高中化学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学习内容安排。然而许多学困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在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自控力较差;在课下学习中不能充分运用学习时间,规划好化学学习进度。也会有部分学困生对于化学学习的规律不甚了解,把握不好化学新课内容学习和旧知识复习之间的平衡,最终导致化学课程学习效率较低,逐渐在化学功课上落后于人。
(二)化学学科特征
尽管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但学习中会发现其不仅具有理科所需的逻辑思维、推断能力,也需要文科中的背诵记忆能力,因此在学习上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更多时间精力去攻克课程难点。并且,化学课程的知识点是相互承接的,一旦学困生在某一阶段的内容中脱节,之后跟上学习进度会更加困难。高中化学课程的这种特性也导致学困生在摸索学习的道路上面对较大的挑战。
三、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用情感教育理解学生差异
教师要擅长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情感教育来抚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逐渐对化学消解排斥感,产生兴趣。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真心的交谈,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帮助其突破自我认知,勇于发挥所能[2]。每一位学困生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自信,但其实学困生只是因为某些方面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性。教师应该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学困生明确自身优点和缺点,学会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在发挥优势的过程中,鼓励学困生找回学习自信,进而走向顺利的化学学习道路。
(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教师或许由于课程内容紧张,升学压力大等问题,过于追求学生成绩提升,在教学中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其实这样的方法是舍本逐末,只有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配合高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启发学生能够多方面剖析学习内容,掌握实验技巧,提升化学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记忆重要的化学元素,但是由于化学元素命名大多非常用字且数量较多,学生较难记忆,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谐音“青(氢)害(氦)李(锂)皮(铍)朋(硼)”这样的口诀启发学生进行记忆,并且通过展示这些元素图片,吸引学生的目光,提升课堂注意力。
(三)多样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验操作的综合性学科,学困生在这两者之间往往不能相互联系,学习过程较为死板,他们对学习体验自然产生不了兴趣。教师应当为学困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学习视频,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也可以在教学中多进行实验操作示范,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主动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鲁科版必修一《氧化剂和还原剂》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观察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变化。通过不同物质中加入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以及对氧化剂、还原剂的认识,增加其对化学反应的直观感受,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四、结束语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情况总是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高中化学课程知识点较多、课程较难,学困生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通过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和化学学科的特点,从中探索适合学困生在化学这一科目上的转化策略,让学困生能够摆脱化学学习困境,提升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玮.高中化学学习困难预防的認知诊断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56.
[2]许师.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48.
★ 本文为福建省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中化学后进生不良学习行为的成因及预防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KYZ18108)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