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党建思政的时代强音

2019-09-10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

教育家 2019年40期
关键词:思政基因红色

以党建引领教育发展

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教育者受教育、教育者谈教育、教育者抓教育”为基本思路,紧扣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的要求,聚焦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深入研究教育、发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更加自觉,政治品格得到锤炼,聚焦问题更加务实,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教育基础更加稳固,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全省教育系统“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意见》, 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省高校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党委书记校长定期沟通、重大事项决定前酝酿沟通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突出重点任务,聚力推动落实。建立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印发高校党建工作68条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部署。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动高校党建对标争先。在全省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双创”“对标争先”、党建示范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

创新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结合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模式的新变化、新需求,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学生公寓、学生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探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区的有效举措,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

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把党的工作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制度。加大对群团组织特别是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改革,强化导向、精简队伍,去官僚化、娱乐化,完善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遴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负责人。建立审批备案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监管,建立以服务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和纪律约束机制,引导群团组织回归本色、发挥职能,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马院联盟”引领高校思政建设迈向新台阶

甘肃省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多措并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影响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促进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形成。

以联盟建设为抓手,形成思政协同效应。2017年5月以全国重点马院为牵头单位,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明确了联盟根基在“信”,关键在“联”,目标在“盟”,基础在“人”的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部校共建、校校合作和校校联建,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大合力,切实提高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整体水平。目前,全省49所高校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的高校达到26个。

以常规活动为抓手,强化思政教学质量。联盟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省内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在2018开展的“千万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的活动中,联盟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和联络作用。进一步推进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马院联盟在集体备课中“加油站”“及时雨”“稳定器”的作用,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开展集体备课。各高校思政课教师相互交流、共享智慧和经验,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联合攻关,有力地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以合力发挥为抓手,力促思政工作新局面。马院联盟定期召开理事会,马院联盟理事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讨思政课有关重大议题。针对“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从设计思路、师资整合、教材开发、教法创新等多个角度分析思政课建设的现状、优势及不足,研究确定甘肃省基于名师引领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探索在马院联盟多边合作框架内双向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开展合作。按照“重点带一般,本科带高职”的思路,促进本科院校马院对高职院校、民办高校马院的对口支援机制。

立德树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红色文化为主导,以思想教育为重心,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和“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广大师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省高校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学习青年习近平”等主题教育实践和学习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全省高校优秀思政工作者“暑期红色之旅”集中示范活动、“南梁精神进校园 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融入理论宣讲教育。全省教育系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先后组织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教育大会宣讲团等活动开展理论宣传阐释,推动这一伟大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指引广大师生传承好“红色基因”。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走进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学校为广大师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进一步加深师生对世情国情省情的理解,接好红色基因传承的接力棒。各级各类学校理论宣讲和红色基因传承结合起来,书写到田间地头,贯彻到党员学习,落实到座谈交流等活动中。在界石铺纪念园“兰州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宣讲团”与哈拉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及全村党员集体诵读经典红色文献《为人民服务》,再现了理想的光辉与信仰的力量。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红色基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亮底色。全省教育系统着力推动红色资源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红色基因育人体系,把红色基因教育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用红色基因涵养青年师生心灵,融入青年师生血脉。同时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挖掘所有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将红色基因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教育、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融入党史国史军史教育。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军区视察时指出:“西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南梁精神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将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成为广大师生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與革命纪念馆、红色老区、党史展览馆等共建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师生赴南梁、会宁、腊子口、两当等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国史军史革命史教育,在学习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中,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探寻革命足迹,清晰历史脉络,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些学校充分发挥校址就是革命遗址的作用,深度挖掘其蕴涵的红色元素育人功能。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地处解放兰州窦家山战场遗址这一地理优势及窦家山战场孕育的丰富红色资源,在学校内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兰州战役窦家山战斗广场,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思政基因红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