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针引线,连缀成文

2019-09-10易松平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孔乙己段落魅力

易松平

过渡,即由这一段的内容向另一段的内容发展或者这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中间要用合适的话和段落串起来。过渡在上下文中间起着桥梁和接榫的作用,连接层与层、段落与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衔接起来。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又有助于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严谨。

那么,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当文章上下层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时,可直接用过渡词或词组过渡。比如,时间转换就用时间词;地点转换使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用“然而”“但是”“可是”,等等;表示结论可用“由此可知”“由此可见”等短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使用“因为”“所以”“因此”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等。而当上下两层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可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或是一个专门的过渡段来连接过渡。以下列举几种常见过渡技法,以供大家借鉴:

一、拟写标题过渡法

在文章总题目之下,在文章各部分的正中心再加上一个小标题以提示内容。这种做法常常可以省去很多过渡性的语言,并能收到结构清晰之效。例如,写作《我的初中生活》时,段落小标题可列为“酸”“甜”“苦”“辣”“咸”。又比如写《感动》时,可以尝试添加小标题“夜灯”“雨伞”“车站”“白发”等名词概括主要细节或者情节。这样一来,读者可以先入为主地猜想文章内容。

二、间隔反复过渡法

在段与段之间,把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并列地放在段落显眼的位置(常常是开头)的过渡方法。它能集中地反映事物,有力地阐明观点,鲜明地表达感情。从修辞角度来看,就是段落的排比。段落排比,重点突出,更能加强语势,并能激起读者的遐想。如作文《一个有魅力的人》的中间三个段落的开头为:

一个有魅力的人,他乐观进取。……

一个有魅力的人,他虚怀若谷。……

一个有魅力的人,他光明正大。……

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分别放在每段段首,形成段落排比,突出一个有魅力的人常常具备的特点与品质,非常醒目,有纲举目张之效。

三、人物对话过渡法

用人物对话穿针引线,可以巧妙地引出作品所要叙写的主要人物及事情发展过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用了这种方法: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閃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文章巧用母子的谈话,引出文章的主要人物——闰土。这一对话,让“我”思绪回到了从前,进入文章插叙部分,显得有因有据,不至于突兀。

四、插叙相关过渡法

即在叙写主要情节和事件时,突然插入另一事件的过渡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是从一事件引出另外一件相关的事,通过对相关事件的记叙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第四段写孔乙己在酒店“排”出九文大钱后,酒客们揭了他的短,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那么孔乙己是否偷过书呢?作者在第五段用了整整一段插叙的文字: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办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作者用插叙过渡的方法,对上文情节作了补充,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封建文化的毒害,使他成了一个好吃懒做不会营生的废物;同时,为下文再写拖欠十九个钱作了铺垫。插叙过渡起到了帮助情节展开的作用。

五、议论抒情过渡法

议论抒情过渡法,就是用议论和抒情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前后相衔接的过渡方法。具体而言,就是作者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物、某一具体问题,经过分析、综合,用简洁的语言,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或者感受、想法。这种过渡方法常常用在记叙一件具体事例之后,或者在生动形象的描绘之中。有时叙述到复杂的情节或者场面时,怕读者对一些具体问题认识不清,或者看法不统一,写作者就以议论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时候在记叙之后,需要精练而动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会有抒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有大量使用议论过渡: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这个过渡,上半句总结事例一,下半句引出事例二。

六、跳跃突转过渡法

这是一种段与段之间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跳跃性很大的过渡方法。有时候为了达到叙事的波澜起伏的效果,写作构思的时候会运用“欲扬先抑法”“情节突转法”“误会法”“巧合法”等技巧,那么相邻的段落可能会让人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其实正是写作者有意营造出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促使人手不释卷。既然上下文连贯不紧密,它的过渡甚至还有意要突出“意外”的效果。那么,有这种方法过渡是不是可以随手为之呢?非也!要把突转的语句或者段落放在显眼的位置,可以是段首,也可以单列成段。例如:《最佳演讲》一文:

某厂“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现在,“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参赛者方婷婷嗓音甜美,吐字清晰。突然她看了一下手表,对观众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下台,一直走出礼堂。

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底下的观众急了,“哪去了?”“怎么还不回来?”“真不像话!”

整整过了十分钟,方婷婷才从外面回来,又走上了讲台,再次响起了她甜美的嗓音:“像我这样,行吗?”停了停又说:“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观众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记叙文中的过渡方法,意识比具体的技法更重要。这个意识说的就是表达要有连贯意识、停顿意识、彰显重点意识、突转衔接意识等。在叙述的“关节”处和“关键”处停留与驻笔,从容行笔,才能收到或行云流水或变幻多姿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孔乙己段落魅力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