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融眷爱,共育贤才
2019-09-10单颖华
单颖华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市荔湾区的家庭教育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形成示范带领作用,助推家庭教育工作实现新作为、新突破,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于2018年12月承办了“培育好家风”荔湾区中小学第七届“乐贤杯”家庭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家庭教育导师、师生、家长的热情参与,该活动共收到“好家风家庭教育故事汇征集”作品298份。在此,我们谨撷取其中两篇文章,以飨读者。希望大家在品读老师、家长的经验分享的同时,能正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家校之间的多向互动,相互促进。
“亲融眷爱,共育贤才”一一是我对“家校共育”的理解。乐贤坊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学校以“文化浸润心根,厚德滋育贤人”的理念为引领,形成了獨有的“乐贤文化”。在我看来,这一文化正是“家校共育”的最好体现,因为,它不是单一地指向学校教育,而是指引乐贤人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前人留下的教育睿智,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力量合三为一,在和谐、合力的氛围下共同为培育孩子而努力。
通过与家长接触,我发现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偏差。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家校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采取的沟通方式也要因人而异。
例如,教育方式是严厉苛求的家长并非完全是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而是在教育中带着不适合的期许,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高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却又缺乏必要的亲子沟通,最终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在我班上有一个女孩,她各方面的能力都一般,但其父母却要求她在学校必须样样第一,除了学校的作业,还有许多家庭作业,如果考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对孩子就是一顿斥责,还不时对孩子进行突击测试,弄得孩子筋疲力尽,在学校只要被老师提点一下,就会如惊弓之鸟,神经兮兮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就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要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再与孩子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另外,班主任要创设机会,让家长和孩子,学校以及各科老师进行沟通,在严格中渗透关爱,从孩子的基础抓起,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而采取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的家长大多文化层次不高,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只要孩子有一丁点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打骂孩子。在与此类家长沟通时,班主任首先要有意识地肯定孩子的优点,在适当时间指出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为其列举其他同类型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建议家长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并在实施后进行比较,最后指导家长找出最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此外,还有的家长是采用放任自流或溺爱袒护等教育方式,这些家长多会包庇孩子的错误,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因此,班主任要多留心这些孩子,不时做些教育随笔,作为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督促家长正确教育孩子,鼓励家长在家中树立威信,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等。
当然,家校共育工作的推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这不仅需要老师、家长、学校多方面的配合和沟通,也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和爱心,善于发现问题,耐心解决问题,要抱着宽容的心态与家长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亲融眷爱,共育贤才”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