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平衡:“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9-10赵伟桃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2期
关键词:成效教学

赵伟桃

摘要:我校2012年开始进行“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互动探究课堂” 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为主线,“四动”开展教学的课堂。“互动探究课堂”理念是“把握平衡,促进思维”,通过“削枝强干”指导思想,把握教学的平衡点,从而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我校“互动探究课堂”的理论体系,分享了“互动探究课堂”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充分展现教师教育智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教学最终要落脚点是学生,学生学有成效是最终目的,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非常重要,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是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却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学生消极、被动学习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中阶段尤为突出。

学生被动学习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与之关系最直接的则是教师的教学。由于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观念陈旧,缺少吸引力,不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因此,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2012学年进行“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

“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六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成效显著,有效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有效提高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的质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教学的品牌,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二、“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念

“互动探究课堂” 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为主线,“四动”开展教学的课堂。“互动”指“四动”,即师动、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指在“四动”过程中探究。“互动探究课堂”体现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二)理念

“互动探究課堂”理念:把握平衡,促进思维。

1.把握平衡就是把握教学的度、教学的分寸,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思维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导学为主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学习,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思想

削枝强干,核心定位,先学后导,当堂训练。

1.削枝强干:整合资源,有效取舍,突出主干,把握平衡。

2.核心定位:目标明确,精讲精练,突破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时间。

3.先学后导:认识性知识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习主动性,思维性知识合作探究,启发引导,师生有效互动。

4.当堂训练:掌握方法,内化知识,夯实基础,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四)原理

(五)指南

(六)结构:四环三核心

师动:情境设问,抛砖引玉,问题引导。生动:自主探究,独立学习。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小组展示、补充,教师点评,师生在互动中归纳、拓展、延伸。

(七)载体

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教学,导学案是学生的学案,老师的教案,具有导教、导学、导练的作用,导学案是“互动探究课堂”有效实施的抓手。一节新课的导学案分为两部分:导学案一:认识性知识为主,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导学案二:思维性知识为主,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学习,促进思维,开展有指导的探究性学习。

三、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一)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2014年)——三个年级相继课改,成效初显

1.顶层设计,实践探索。

2012年我校开始大胆进行课改,率先在七年级全中考科目实施。我校的课改从一开始就是“有的放矢”,在构建顶层理论作为课改指导时,也是经过多番琢磨。目的是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平衡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得以发挥。因此,在课改之初,我校在以下两个层面上实施“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教师层面,每一位奋战在教育前线的教师都必须进行校本培训,包括课改理论、理念、模式、小组建设等学习。开展重视“说课”式的集体备课等,聚焦课堂的同时,注重观察与打磨教学,让“互动”与“探究”有机融合于课堂,服务于课堂。

在学生层面,除了在思想上进行课改的渗透外,我们着力从课堂礼仪、小组文化的建设、小组长责任、组员的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规范与创新并存,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展示习惯及学习的自主性及信心,为“互动”与“探究”建立可行的基础。

2.导学案为抓手,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2013学年,课改拓展到七八年级。在同年级、跨年级的听课、评课等措施下,我校各科组规范了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要求:对导学案的组成、格式、模式及效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和指引。要求各学科规范编写导学案,突出“导”的作用,发挥导学、导教、导练的作用。强调导学案要发挥教材与学生的桥梁的作用,通过导学案进行一步解读教材、剖析教材、整合教材,教学上导学案要与教材、课件、教辅资料等整合优化好,使用上既要体现导学案的重要地方,既规范又灵活地使用导学案,教学灵活上要超越导学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区级课题《“互动探究课堂”行动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功申报的,我校课改在主导思想、研究方式和研究方向上翻新篇。

学校教研处积极开展了“互动探究课堂”模式的示范课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课例。例如毛老师的《学会记事》语文写作课例,把如何让事情交代清楚、捕捉生活细节和如何悟理点题的技巧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引,课堂导学案则根据课内知识的有效建构,切切实实地教给了学生作文升格的方法。我校还召开了教学经验交流会、小组建设分享会等,诸如郭老师的《“互动探究课堂”英语“前置作业”的有效设计》、赵老师的《“互动探究课堂”的有效“削枝强干”》、郭老师的《初中地理“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探》等优秀论文推动了我校课改在思想上的建设和行动上的指引。

(二)形成模式阶段(2015年—2017年)——应用验证,完善体系,确定优化战略。

1.削枝强干思想的形成和推广。

2015学年,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第四个年头。跟随着课改的步伐,《“互动探究课堂”行动研究》的课题日渐丰满。结合课标,借鉴先进的理论,通过一系列的校本课例研究,我校课改基本完成了建模工作,体系逐趋完善,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成熟。此时,学校提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务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改领导小组强调把“削枝强干、核心定位、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落实在导学案和课堂实施中,从而提出了“两个优化”的方案:优化导学案、优化课堂实施,作为这新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削枝强干强调教学的主线、教学的主干;核心定位强调教学的重点、突破点、思维点、考点;先学后导强调教学结构、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主导性;当堂训练强调知识的掌握、吸收、消化、应用。指导思想是“互动探究课堂”总的策略,也是课改成败,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强调指导思想落实在导学案中,落实各学科的课堂实施中。

2.平衡理念的形成和推广。

2016学年,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不论在成绩上还是在研究成果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获得省立项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下,我们又提出了课改的“平衡观”。所谓的“平衡”是指在开展“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究学习”的课堂学习中,实现教与学的平衡。通过“互动探究课堂”的实施,把握教学的平衡点,教学的度,教学的分寸,优化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资源,有效取舍,详略得当,因材施教,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原区级课题的框架下,我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优化教学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各学科的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多轮和随堂听课等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课例。例如陈老师的《河中石兽》、何老师的《网上交友新时空》等被评为市级优课。可以这么说,各级各类公开课在我校都是大放异彩,发挥着“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的潜力与魅力,促进着教学质量的新一轮发展,促进着各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此时,数学学科“互动探究课堂”的课题立项尤为突出:《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数学“互动探究课堂” 建设的实践研究》得到市级立项,《“互动探究课堂”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得到了区级立项。生物学科的《思维导图式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区级立项。

为了更好地推广我校的课改成果,2016年9月,我校召开了省级课题报告会。同月,我校举行课改专题讲座,区教科研中心领导莅临指导工作。下半学期,我校开展了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多位局级领导,多间兄弟学校及几百位家长到校指导,《广州增城日报》对我校的此次活动《荔景中学开放“互动探究课堂”——教师做“导师”,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学习者》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三)深化推广阶段(2018年至今)——理论提升,学科融合,应用推广。

1.学科融合,精细优化。

随着教学改革模式的逐渐成熟,我校着力完善教学系统,让各学科有机融合,优化各科学习内容、方法和途径。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我们的课题研究初衷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帮助他们养成受益终生的能力与习惯。学科的融合理念促使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断打破学科的界限,促使学生进行学科间相互的联系,以此来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或能力。

在省、区课题的启示和各子课题的研究实践下,我们主张课堂教学改革走精细化道路。教学是精细活,质量在点滴付出中形成。因此,我们更积极去提炼一些研究实践的观察点,如导学案的优化、教师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专注性和积极性、小组讨论的合理性、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等。我们意在给教师打开一个教学思考的支点,带动课堂形态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课改为主线,统领教学工作的开展。

“互动探究课堂”的实施,让全体老师有了共同研究的主题,以课改为主线,引领着学校方方面面的教学工作,有效整合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工作,加强了科组的建设,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围绕“互动探究课堂”有效实施的主题,通过科研小组成员和各级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主题将有课例展示、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导学案的有效编写、教学经验分享、小组建设心得、互动探究课堂解读、资源库整理推介等。校本教研有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观摩课、同课异构课、教学调研课等,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有效实施,完善教学策略。

3.推广成果,打造教学品牌。

“互动探究课堂”的教学方式,逐渐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的新型师生关系,展现了“互动探究课堂”的无限活力。

学校各学科多次主动邀请教研员指导我校课改工作,主动承担区的公开课。除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促进“互动探究课堂”外,我校更重视科研层面的指导作用,多次邀请增城区科研处专家指导我校课改工作,增城日报多次刊登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每学期承担各学科增城区教研活动,开展“互动探究课堂”研讨课、展示课等教研活动,并主动开展送教活动。2012学年进行课改以来,我校老师围绕课改立项增城区的课题8项,立项广州市的课题1项,立项广东省的课题1项。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论文发表三十多篇,科组整理学科的导学案、课件等优质资源库。

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教学成绩进步明显,连续八年获得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推广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包括增城区各初中学校的教学日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科研交流分享活动等。“互动探究课堂”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务求有效提高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的质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教学的品牌,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02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景中學)

猜你喜欢

成效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