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儿童的记忆特点与教学方法
2019-09-10应斯斯
应斯斯
小学儿童是6—7到11—12岁的入学儿童,他们的大脑结构正在迅速发展。这是学习、记忆和整个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生理学的研究材料:3岁儿童脑重为1011克,7岁儿童为1280克,9岁儿童为1350克,12岁儿童为1400克达到了成人的脑重量。成人的平均脑重量为1400克,所以11、12岁少年中的超常儿童能上大学,并非神童,也是具备了生理上物质条件的。
低年级儿童,理解力差,乐于死背硬记,结果造成记忆强的假象。从记忆的内容分析,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儿童长于具体的形象记忆。所以应注意直观教学,多运用具体的、形象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物演示,看图识字,多用比喻,都是为了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先组图,后脱图,逐渐提高对于词的记忆能力。到高年级以后,两种记忆能力的差别逐渐缩小。
教师应针对小学儿童不同阶段的记忆特点进行教学,下面分四个方面来谈:
一、借助于形象记忆发展儿童的词的记忆
前面说过低年级儿童长于具体的形象记忆,就应利用这个特点发展词的记忆。对低年级儿童用看图识字的方法,用连环画、电视、电影等都可以加强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形象记忆,不限于看图看实物。生动的讲述,唤起学生的想像,也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所以,教师会讲故事,生动的讲述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教学艺术。
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提高有意识记
记忆过程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所谓无意识记就是事先没有确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自然而然记住了。而有意识记就是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在识记的进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这样的识记就叫有意识记。老师要强调记住的必要性,儿童也会克服困难努力识记的。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有意识记为主,许多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知识,多半是通过有意识记获得的。如果教师能把有意识记引人入胜的转化为无意识记,教学效果更好。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正在发展,教师和家长要善于给他们提出识记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哪些课文、公式、口诀是必须熟读牢记的,事后又经常进行检查,经过长期的培养,就能逐步地帮助儿童发展有意识记。
三、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
什么是机械识记呢?机械识记是指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或儿童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只能采用重复诵读的方法的识记。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比较差,通过反复背诵,可以把一些短文、歌词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这种机械识记的方法对低年级儿童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以理解课文为基础的识记叫意义识记。老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把教材讲透,使儿童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这样就更能增强儿童的识记能力,这种识记就叫做意义识记。许多事实说明,儿童对理解了的东西比不理解的东西记得更牢,效果更好。
四、加强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老师教育学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学得好、记得住,经久不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有的东西记住了,有的东西遗忘了的问题。要使学过的东西尽可能多的被记住并且保持下来,就要与遗忘作斗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事忘得最快,所以要及时复习。
第一,识记之后及时复习。当天教的新课应该当天复习或完成作业。复习的次数和时间最初应该多一些,间隔时间短一些,以后可以逐渐减少复习的次数,拉长间隔的时间。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儿童,如果学习的时间过长,教材份量过重,大脑皮质容易产生疲劳,学的多,忘的也多。有经验的老师采取抓紧前半节课儿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讲清教材的基本概念,然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使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第二、复习的方式应多样化。复习不等于机械的重复。如果复习的方式太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适当地变换复习方式,使儿童感到新鲜有趣;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巩固记忆的方法,能够收到很好的成效。例如,对同一个词的复习,可以采用默写、填空、造句、分析字形的偏旁部首,写出同义词或反义词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加深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記忆。
第三、分配复习,合理安排。在较长时间内单一地集中时间复习某一门课程,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但是,把语文、算术、常识等功课交叉起来复习,只要时间安排得当,注意课间休息,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避免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渐消退以致完全消失,因而产生了遗忘。“痕迹”消失以后,如果不经过重新学习,记忆就不可能重新恢复。但是,临时遗忘,主要原因不是记忆“痕迹”的消失,而是由于受了其他材料的干扰。在儿童学习中最常见的干扰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就是前面学过的材料对新学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就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刚才学习材料的干扰。例如英语课和汉语拼音课排成了联节,这对儿童记忆英语与汉语的发音、拼音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种近似而又不相同的学习材料要尽量错开,不要排联节。
人的记忆品质不同,但也不是天生注定一成不变的。遗传的素质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环境和教育,特别是教育是起主要作用的。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工作记忆特点及训练[J].慕德芳.江苏教育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