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提升的必要性

2019-09-10王春雪姜丽萍周长美张昊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关键词:政治意识新时代大学生

王春雪 姜丽萍 周长美 张昊

摘  要: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意识是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政治文化的现实需要,不仅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之义,更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对大学生政治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中政治意识排在首位,始终处于政治领域的核心地位。政治意识是根本的、打头的、管总的,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只有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特别是近几个月来香港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影响到香港多个行业,民生经济遭到重创,参与其中大多数是香港的大学生,香港台湾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状给我们提供借鉴。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对国家、社会、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政治意识的内涵

政治意识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政治意识是对人们政治心理的内在表现,并通过政治行为转化为外在形式,具有较强的涵盖性,可细化为: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信念、政治价值等。政治意识反映一个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水平。政治意识不同,人们对于同一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整体的政治意识不仅在对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有所调整和改变,还在当前和未来指引着中国人民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变化也对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像大学生这样的青年群体的政治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表现及成因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状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积极向上,整体水平较高,对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少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不强,表现为相对于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热点话题引起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对于远离自身的政治事件关注并不是很高。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淡漠既有大学生自身成长经历形成的思想特点,又有教育者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的滞后的双重原因导致的。

1、国际国内环境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治意识来源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也难免带来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的给大学生带来了追求只追求利益的功利化特点,主要表现为特别关注个人利益,对个人有益的政治生活部分比较关心,这就使部分大学生对于政治意识培养的意义认识不清,对政治的关注仅从个人利益和兴趣出发。

2、高校作用发挥不充分。高校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但在落实上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离思政“金课”还有距离,二是学校的“大思政”格局没有形成,没有达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效果。

3、大学生政治意识自我培养水平有待提升。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重点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理论化、系统化水平。很多大学生对一些政治词汇和近期热点问题词汇比较熟知,如大多数同学都知道两会,十三五,香港暴力、英国脱欧这些热点词汇,但是具体问到内容是什么,热点问题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却很少有大学生能知道,对问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层面,这其中有知识传播过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大学生理论化,系统化认识不足导致。

三、大学生政治意识提升的路径

1、始终坚持高校政治思想的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既需要对党在经验事实方面的情感认同,更需要理论认识上的清醒。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比任何时候都复杂,只有坚持思想引领,思想上想通了,理论上清醒了,大学生接受理论、拥护理论,把这种理论作为信仰。只有理论成了信仰,政治上才能更坚定,行动上才能更自觉。

2、努力打造思政“金课”。大学生政治意识提升的主阵地是思政课堂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专门性的课程,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意识。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抬头率不高等的现状,因此在思政课堂上应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大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修满学分,60分万岁的课,而是对他一生都有用的课,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到“三为”、“六个要”和“八个统一”在打造“金课”上下功夫。

3、注重大学生自我政治能力的培养

在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他们不仅仅是政治意识培养的对象,也是政治意识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从具体方法而言,包括发挥大学生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主动性和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两个主要路径。马克思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关键手段,有利于大学生参与到日常政治生活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游昀之,胡涵锦.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边缘化”问题的调研与对策[J].前沿,2010.

[2]  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一理论-人民网.

基金項目:1.黑河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党员“四个意识”研究》(DJY201701)

2.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育研究》(xjg1836)

3.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北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研究》(xjg1722)

作者简介:王春雪(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庆安县人,黑河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意识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政治意识:政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
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