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重颜值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41期
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籍籍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也很长。
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
“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
南怀瑾接着说:“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这样才能有翻身的机会。因为,你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决定之后的无数次机会。”
学生十分感激,拿着钱,谨记着老师的话离开了,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礼仪大师。
他说:“我从未忘记过南老师的言传身教,是老师教导的话成就了我。古代的教育先从洒扫、应对、谈吐、待人接物上訓练,‘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这个衣冠仪态很重要。”
(摘自《山西商报》2019年8月23日)
素材解读
南怀瑾讲学时,发现一个学生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立即找他谈话,从交谈中得知他家境贫寒,于是慷慨解囊资助他,督促他理发,奉劝他要注重仪表和细节。在南怀瑾的言传身教下,昔日的这个穷学生,后来竟成为著名的礼仪大师。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要注重自己的仪表,注重仪表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适用话题
注意仪表 注重细节 言传身教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