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过那道坎

2019-09-10林炜程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草堂身躯杜甫

林炜程

在四川湛蓝的天空下,在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唐朝这位清矍的诗人又一次向我走来,一股无法回避的肃穆立刻贯透全身。徒步到你的小院,跨过那道坎,我来到了你的故居。

我原以为里面满是如诗般的美景,不曾想到这里是如此恬静平淡。这就是一代诗圣居住过的地方,这就是一首首家喻户晓的名句的创作之处,这就是杜甫草堂。

漫步在绿荫环绕的長廊里,迎面吹来的清风赶走了身上的酷暑,廊边的枣树静静地伫立着,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深吸一口气,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我用心感受着属于你的时代。“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远行的你仍惦记着西郊的贫妇,一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呈现出你那颗炙热的忧国忧民之心。

摇曳的竹林中,映现用茅草搭建的屋顶,又是一道坎,我轻轻跨过坎,伫立在草屋前。这是三间低矮的草屋,幽暗的房间里放置着一张简易的木桌,以及一房蒙有厚厚尘埃的床榻。你当年栖身于此,虽有“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奈,“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艰苦,但是你高呼“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在你瘦小的身躯中,蕴含着的是宽广的胸襟,是对国家的一腔爱意。杜甫之美,是人格之美、正直之美、担当之美、博爱之美。

我踱步到中央的大厅,厅中耸立着你的一尊铜像,你的身躯前弯,好似一轮残月,烙着时代的印痕。你仿佛在低首沉吟,是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还是吟出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悲戚哀伤?我想应该是后者吧,当年的安史之乱“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一代盛唐再无中兴之日,变得平庸起来,一蹶不振。你为避安史之乱,辗转来到成都。你的目光被战乱蹂躏践踏,你爬过了无数座山,走过了无数座村庄,跨过了无数道坎,也饱蘸了征夫的血、农妇的泪、离家的愁、国破的恨,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怒吼,那无边的落木和萧萧的诗韵,装点着如滚滚长江般不尽的凄楚。离愁别绪,随着时间迁移,愈加浓烈。

年少的我们虽没有你那般“愁看直北是长安”的雄心,但是你的诗句乘云而来,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屈原、诸葛亮、李白,还有你,中国的一代代文人,都将自己的人生和国家社稷捆绑在一起,打了个死结,而我们,为何不能追寻着你们所跨过的坎,为国家奉献自己呢?

在草堂仰望杜甫,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的不朽诗作,更重要的是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一种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诗意。杜甫的道路昭示了一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真正的社会价值,那就是一颗真诚的艺术之心应该关注时代,关心人民,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抒发一己的得失悲欢、喜怒哀乐,否则所谓的艺术创作都是些不关痛痒的浅吟低唱。

依依惜别你的草堂,虽人已离去,你所跨过的那一道道艰辛的坎,也不例外,但你的诗、你的情、你的义还活着,伴随我们一代代子孙,永远地活着。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维刚实验学校高二6班学生】

猜你喜欢

草堂身躯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登高
粉笔
遣怀
人间的事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绝句
岸上的鱼
隐秘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