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一梦33年
2019-09-10浪鹰
浪鹰
33年前的4月11日,时隔76年之后,哈雷彗星拖着绚烂神秘的长尾巴,出现在了地球上空。
在那个全世界无数少年仰望星空的春夜,在新兴海滨城市深圳,一个15岁的初三少年,宣称他是全校第一个看见了哈雷彗星的人,并写了一篇观测报告,投递到北京,获得了40元的奖金——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这位叫马化腾的少年最终没有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而是在1998年11月11日创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20多年后,这家互联网公司早已在各方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对马化腾而言,30年前的科学梦却从未忘记,而是格局和意义更大,他在刚过去的11月第一周,亲自发起了一个无关商业的“腾讯科学周”。
10年、20年之后,如今坐在席间听演讲的人,从中会不会出现下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很少有这样的一个科学大会,过去快一周之后,仍能引起诸多主流媒体和知名人士的持续关注——由连续举办7届的腾讯科学W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礼、首届ME大会三个活动组成的腾讯科学周,却做到了这一点。
其实,科学探索,本就不应该是一周的事情,而是持续每天、1年、10年,甚至未来无数年的坚持不懈,才能让人们看见科学的力量,直至去拨动宇宙之弦。
这也是马化腾亲自发起科学周时,最希望带来的使命和意义:用科学去满足公众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让科学成为年轻人的追逐点。对于“00后”之前无数少年而言,科学家是无数少年小时候遥远而神秘的梦想,到长大后逐渐陌生,知难大多而退,因为科学太神秘,更无从涉足——能在少年时代就看见哈雷彗星的马化腾,其实是幸运的。
现在更幸运的是,那些遴选出来的“小记者”,连续几年有了与来自全球顶尖科学家现场对话的机会,他们的问题,也充满了科学与童真的趣味:“火星是否有和地球类似的植物,或者类似的生活环境?”“粒子机器人是否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模拟宇宙?”
其实,无论是WE大会上,7位全球顶尖科学家讲到的胞疗法、弦理论、脑芯片、粒子机器人等前沿科学进展,还是腾讯医学ME大会“生命之问”讲到的“肝癌靶向治疗方案”、“艾滋病人用联合用药控制,寿命已接近正常人”、“自杀问题干预”,其实质都是推动前沿科技与大众科普的连接,启蒙大众真实科学的认知。
这两个会的命名也很有意思:从人类的进化之路(Way to Evolve)步入医学的启蒙之光(Medical Enlightenment),屠呦呦甚至还给ME大会写了一封信,说:“生命健康关乎人类共同命运。”
不難理解,这些对成年人来说有时候显得太过深奥的基础科学,为何反倒对青少年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和共鸣——一位腾讯工作人员说,从WE大会到升级的科学周,观众正变得越来越低龄化,这是一个好事。
在ME大会现场,一位带着儿子来听演讲的父亲就说:希望即便可能没有听懂,但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被科学熏陶到,对于孩子教育,就能起到关键促进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能起多大作用,懂不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科学梦的延续和探索。
11月3日,腾讯CXO(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就在出场时欢呼“1000万在线观看人数”,这是大众对科学梦的兴趣。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现代科学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来了,急需一个旨在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的奖项,去为中国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原动力。
于是,在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相逢于腾讯总部的一次饭局后,多了一个腾讯宣布投入10亿元的“科学探索奖”——从2019年开始,每年将有50位不超过45岁的青年科学家获得科学探索奖,每人奖励60万元,连续5年。
与国际国内众多知名奖项采用“提名制”不同,科学探索奖的评委和入围者都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入围者的研究方向与潜力是否值得拿奖?这些奖金还是可自由支配的,比如房贷、购车等生活开支。马化腾的思路是:“其实,早期针对人才,特别是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这方面可能更重要。”
从2013年的WE大会开始,这就是马化腾的小梦想的开始,一个和商业没有任何关联的梦想的实现。
2013年,在首届WE大会开场白中,马化腾曾表示:WE大会是一场最不一样的会。在这里,我们放下商业上的思虑,只关注科学,用科学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爱情有七年之痒,但从2013年首届WE大会,到2019年升级为科学周,数十位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到大会,分享他们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思想,腾讯在其中扮演的,永远只是花巨资牵线搭桥,如同马化腾说的“连接器”一样。
如同苹果从来只属于乔布斯一样,腾讯从气质和灵魂的意义上,只属于马化腾。天文梦的延续,体现在腾讯产品上最明显的,是如今月活用户超11亿的微信,微信2012—2018年一直都在用“蓝色弹珠”作为启动画面,那是阿波罗 17 号上的宇航员,用一台 80 毫米镜头哈苏照相机拍下的真实照片,也是第一张能清晰地拍到地球发亮一面的照片。
不过,对崛起于互联网这个大时代的马化腾而言,当腾讯产品渗透到十亿级用户日常生活之中后,他思考的,不会仅仅是天文梦了。
2010年11月11日,腾讯12周年成立纪念日,马化腾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相聚狂欢,他驱车回到办公室,发出了那份题为“打开未来之门”的著名邮件:“也许今天我还不能向大家断言会有哪些变化,但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去年10月24日凌晨,马化腾又在知乎提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两次“未来之问”间隔8年,但意义恐怕是一样的:如何寻找到这扇未来之门,它不只是属于腾讯,而是属于整个中国科技,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和神秘浩瀚宇宙。这扇门就是基础科学。
马化腾喜欢的天文学,本就是基础科学的七大学科之一。过去几百年间,每一次人类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追根溯源都来自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没有热力学的理论突破,就不会有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脱离了量子力学和质能方程,激光、半导体、集成芯片、手机、电脑、核电站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简单而言,基础科学拥有改变人类历史和命运的力量。不过,基础科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商业应用常常需要数十年时间,一些理论创新甚至要在上百年后才被发现价值。
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就已提出的“AI人工智能”,在60年后才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基础科学研究不可以简单地度量,或者可以说度量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11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就感慨:政府可以提高对科学家的扶持,但更需要企业,以及广泛的社会大众的支持。
“也没有必要经常问,我今天投了钱,你明天给我什么成果,这是没有办法回答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无数心怀科学梦的少年,以及那些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者,都应该感谢33年前那个有了天文梦的少年。
其实,马化腾对基础科学的扶持,并不仅仅是科学周。
2017年12月,马化腾成为“科学突破奖”的创始捐赠人,该奖项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夫妇所设立,是全球奖金额度最高的科技奖项,马化腾希望通过行动促进东西方科学界的交流。
11月4日,“科学突破奖”今年的颁奖典礼在位于硅谷山景城的美国宇航中心Ames研究中心举办,总奖金额为2160万美元,获奖者研究成果包括第一个黑洞影像、决定肥胖的生物学基础、疼痛敏感度的生化领域发现等。此外,他还宣布与全球顶尖的科学机构自然科研(NatureResearch)联合推出“青年科学家大奖”,以及向武汉大学、深圳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进行资金捐助,在2018年“两会”上建议设立“青少年科学发展”专项基金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參与捐赠西湖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2018年10月在杭州成立,其计划3年后有1200名博士研究生,8年后扩大到5000人。西湖大学的历史责任主要聚焦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目前主要成立的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工程、信息、生物、基础医学等。
除了资助者,马化腾和腾讯,还是基础科学的布道者——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已建立起人工智能实验室矩阵和基于前沿科技的实验室矩阵,涵盖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等。
比如AI辅诊产品贯穿诊疗全流程的腾讯觅影,由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架构平台部等多个内部AI团队打造,自2017年8月发布以来,腾讯觅影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辅助医生阅片2.7亿张,服务近160万患者,提示高风险21万次——这不就是基础科学服务人类、改变人类命运的体现?
此外,腾讯成立了量子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聚集海内外顶尖科学家,推动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进步。在量子通信方面,已经有比较成型的产品,腾讯正在把这些连接到腾讯一些业务和产品里。
还有研究和投资布局则不为外界熟知。在WE常客、首席探索官网大为的主导下,腾讯已在海外进行了上百笔投资,这些项目与腾讯现有业务并无太多关联。比如研究早期筛查传染病和癌症技术的公司、解决太空旅行问题的公司等,这些项目在短期内都是“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的。所以,腾讯内部并未给网大为设立 KPI 考核。
今年WE大会,网大为向观众展示了一项新技术。那有点像电动飞机,可以垂直起落,“这很科幻,但已经实现了。”网大为说,它可以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问题,对于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用飞行器去关注解决地球级挑战,只是腾讯努力的其中一项。网大为说,腾讯正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去解决地球级挑战,即AI for FEW,Food Water and Energy(食物、水和能源)。这一切背后的初衷,正是腾讯新使命愿景“科技向善”。
今年5月,马化腾在朋友圈转发一篇关于腾讯优图助力警方寻回被拐儿童文章时表示,“科技向善,我们新的愿景与使命”。这条朋友圈也成为腾讯新愿景与使命的正式官宣。现在看上去,网大为说的“科技向善”这个愿景和使命,又比最初升级了许多。
其实这也不奇怪。如同网大为所说“定义什么是未来”狭隘一样,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到的“小宇宙”,不过是洪荒宇宙的亿万分之一。
未来人类的科学梦,能实现到哪一步呢?用什么方式实现呢?唯有靠大家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但唯有一点,无论何时都将适用:未来无法定义,向善可以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