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进校园很有必要
2019-09-10廖德凯
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 2019年4期
廖德凯
据新华社报道,有代表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亟待在全社会特别是大中学生群体中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这一提议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把急救知识作为常识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中,是快速提升急救知识普及率,提高现场“路人急救率”的有效途径。
近段时间以来,一段刷屏的视频温暖了大江南北:河南護理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小靳,在投递求职简历的路上,科学有效地对倒地老人施救,使老人顺利等到医护人员到来,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女孩也被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免试录用。
遗憾的是,有良好急救知识储备的大学生并不多。现实生活中,平时在街头遇到类似需要进行急救的患者时,围观人员往往很多,明明可以简单急救之后就可消除的危险,却眼睁睁无奈地看着悲剧发生。一些代表委员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呼吁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急救知识教育,显然抓住了社会的痛点。在笔者看来,一本权威而知识准确的教材或许有必要,当然,不一定专门开设急救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开展。学校的急救知识教育,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教育空间或者插入式教育方式进行解决。比如,在一些综合课如班队活动等课程中,加入急救知识教育内容或者急救主题活动;在军训课程中,加入伤害性急救知识内容;在郊游活动中,加入野外急救常识教育。
在常规的课程之中,包括在主课里,也完全可以视当日课程内容插入急救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抓好急救知识的普及,应当成为社会共识。但如何去抓,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讨论和研究。对某项教育的重视,不代表就需要进行单设,但应当从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教学模式,让这种共识在实践中得到最好的落实,收到最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9年3月1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