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浅析

2019-09-10张秀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低产树种造林

张秀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加强了环保工作的监察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进程。林业产业在发展阶段,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是其核心内容,对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以及扩大森林覆盖率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根据目前国内林业发展状况、新时期下林业规划设计重点、造林技术作用开展了进一步讨论,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林业资源现状;林业造林技术

引言

林业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是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减少人类患上疾病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在我国的众多产业之中,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大的关注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之一,故此,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是基于林业资源现状之上,对于不同的林业造林技术进行研究。

1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广阔的占地面积既丰富了我国的资源环境,也让我国的林木种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密集的人口并没有使得我国林业资源更加均衡,反而加大了森林人均占有率的压力。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产业逐渐成为了可以和农业生产相对应的产业,更多林区的百姓都以此为生。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我国就业紧张的社会现状,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通过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利用,维持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南方地区的林业经济占据了多半的农村收入,但与国外的林业产业相较而言,我国林业发展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广阔的林地面积。因为林地资源的占地面积虽广,但各个地区地质、地貌的不同给我国的林业造林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相关部门在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充分结合种植区的地质环境,选择适宜的树木来进行种植,还要加强对林木种植时间和对种植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等方面的重视,才能促使我国林业产业的结构更加稳定。

2林业造林技术浅析

2.1适地化物种

相对于造林规划设计而言,设计人员在选择土地和树种时要根据本区域树木测土配方系统加以查询。比较和分析不同种类的幼苗生长环境、日照强度、地下水位和土壤成分,根据本区域真实状况确认最佳的树种,满足树种生存条件,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扩大树种成活率。比如,冬青类植物喜欢阳光,可在造林地边缘完成栽种,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相对于土壤酸度较高区域,则尽量挑选马尾松、油茶等植物,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2.2低产林改造

虽然我国的林业种类多,数量多,但是我国对于木材的需求量也大,仅靠现有的木材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对于林业的产量的改造,主要是对于低产林的改造,这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手段。在低产林中,一些树木种类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这些树木会由于不同的因素而减少产量,如恶劣的气候,从而致使树木生长较慢,甚至质量差。当质量较差的树木占据整个树种数量一半以上时,就会影响整个树种的质量,从而减少了木材,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在进行低产林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改造低产林的树种,增加其产量,从而提高林业的质量。某些树种对于生长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要求很高,那么就要严格按着生长需求而种植,才能更好地满足树木的需求,促进树木的生长,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木材,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所以,在进行低产林的改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树木是否因地而种植,是为了确保树木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于树木本身的危害不大;再考虑其他因素,是为了促进其生长,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之上,增添其他有利于生长的因素,加快了树木的生长速度,才能更快达到改造效果。在应用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树木本身的因素,还要综合其他因素,对于某一些特殊的因素,要重点考虑。

2.3整地技术

整地技术是种植林区苗木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先进科学的整地技术可以真正提高苗木成活率与造林工作的整体效果。所以,整地前要先熟悉土壤状态,根据当前土壤所具备的条件合理选择较为适宜的整地技术,发现残杂物存在于土壤内,应该按照杂物种类去选择清理方法,一定要把杂物清理彻底,清理干净,防止给苗木生长带来隐患。除此之外,林区土壤如果达不到苗木种植的土壤硬度,可以使用农业机械来翻垦土壤。而相对于多山地区,对于苗木的种植就可以把山地整理规划成梯田模式。

2.4落实种植技术

良好的种植技术是造林成活率的保障,从树种选择、方法选用到种植都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来操作,否则都将面临生长问题。如树苗的间距控制不得当,在后期生长时树苗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导致部分植株营养不良。比如最常见的阔叶林种植密度在160株/600m²为最佳,在种植时还应确保上部端正、根系舒展。如此一来,该树种的根才能深入土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就能够抵抗不良环境。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改良,通过减少病虫害的方式来提高造林的效益。比如杉木和松树混交经过实践已证实具有显著的抗病虫害效果,在环境较恶劣的山区内进行种植也能够很好的生长。相反在山脚、山窝等位置,就可以选用阔叶林以提高整体的造林效益。

2.5根据条件营造混交林

结合林区实际条件营造混交林,对于立地条件比较差的山地土壤采用马尾松同杉木混交套种等适应性比较强的树种。通过实践表明,杉松混交效果比较好,松树具有主根发达、耐干旱贫瘠、穿透力比较强等特点,不仅能够对地面环境进行改变,还能够为杉木打造庇荫环境。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土壤本身的空隙度,尤其是进行马尾松间伐以后,根系很容易发生腐烂,通过运用营造混交林的方法能够促进空隙形成,进而利于杉木根系良好发育。为了保证并且改善土壤地力,防止山火和病虫害,应在山脚种植防火隔离带,宽度为15米至20米,可以选择含水率比较高的防火抗火树种,如杨梅、木荷等。

2.6分生造林法

顾名思义,分生造林法就是将选好的树根和树枝当成树苗进行栽种。使用分生造林法栽种的树苗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操作简单、要求低、成本低等特点。其中柳树、松树、杨树等树种都比较适合使用分生造林法。但是,该方法对植树区地质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疏松肥沃、水分充足的土壤是最佳种植条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将分生造林法的优势充分发挥。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分生造林法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和积极性,在春季和夏季种植效果最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国家加强了环保工作的监察力度,目前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进程中林业产业是其核心产业。现如今,我国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以此拟定了政策方针且全面实施,效果显著,然而在林业产业发展阶段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处理。基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视域下,加大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研究力度是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方法,能够全面改善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芳.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8(2):212-213.

[2] 李大勇.林業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15-116.

[3] 宋文海.探究林业技术中的造林技术要点[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98-199.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低产树种造林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