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要点

2019-09-10尹保志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利水电工程

尹保志

摘要: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能给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水利水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完工质量。要有效保证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就要有效应用混凝土技术,保证其施工技术优良。本文对水利水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

中图分类号:TV52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程施工应用,对于加快水利水电施工进度,保障水利水电施工作业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实情形下,在该项工程施工技术切实应用的过程中,基于该项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施工作业难度加大,为保障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关注水利水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内容,并结合水利水电施工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对水利水电的存在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具现实性研究意义。

2 水利水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

2.1 施工成本较高

水利水电施工作业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切实应用的情形下,为开展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活动,作业人员通常需耗费较多的原材料,整个施工作业活动产生的施工成本较高,相应的工程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偏大。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活动切实开展的过程中,为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作业人员通常采取连续浇筑的施工方式,在整个过程施工成本较高的情形下,一旦出现工程施工预算不足,原材料供给不足的现象,整个混凝土浇筑作业难以持续性的开展实施,从而对整个工程施工作业质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极易出现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2.2温度应力控制难度大

水利水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活动切实开展的过程中,基于混凝土施工体积较大的发展现状,相应的混凝土应力情况也随之更为复杂,相较于普通情形下的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情形下,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浇筑作业活动开展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有效的散发,整个混凝土温度应力情况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温度应力的情况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为保障和控制整个混凝土施工作业质量,就温度应力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是保障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情况复杂的情形下,如何有效的对温度应力进行控制,降低内外部混凝土温度的差异,避免温度结构裂缝现象的出现,极具相应的控制难度。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原材料

我们要正确的去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一定要选取最合理的水泥。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保证选择的水泥水化热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关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对于即将要用的施工原材料应该要具有生产厂家的质量检测报告和出厂的合格证,如果没有有关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那么原材料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关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存放,一定要按照标明的等级实行分批的放置,不能把全部的原料混在一起放置。

3.2 混凝土配比设计及拌制要点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条件的特殊性,对于其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目前的技术规范来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坍落度要选择较小值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效应,并且在拌制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类原材及水灰比按设计拌制。同时,注意观测混凝土拌制之后的相关指标及参数,例如混凝土搅拌后的坍落度要在180mm,并且上下幅度不超过20mm,并且对其出搅拌机时的温度也要严格进行监控,以不超过32℃为宜。对于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良好性能,要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场到施工现场的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另外,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初凝时间一般控制为3h-4h为宜。当拌制好的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相关施工及检测人员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分析,看是否符合相关参数要求,若坍落度、温度或配合比等与设计标准不符时,要及時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避免使用不合格混凝土参与建设导致的质量问题。

3.3 混凝土浇筑

关于混凝土施工的一种科学的方式就是分块浇筑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缩小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分块浇筑法可以分成两种浇筑方法,分别是水平分段浇筑和竖向分层浇筑,而分层浇筑又可以分为全面分层、斜面分层、分段分层这三种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历程中,我们必须要尽量的减少浇筑时间的间隔,并保证在混凝土进行初凝之前完成浇筑。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从低到高依次进行浇筑的,先浇筑混凝土构造比较长的一侧,然后再浇筑比较短的一侧,并且浇筑的时候必须是持续不断的。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以后应该及时的进行振捣,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用二次振捣技术。

4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养护上,表面可以覆盖塑料薄膜、干湿草袋等。覆盖时间要在浇捣完毕后的8h~12h以内,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还要进行适量的洒水养护。或用通过均匀放水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至少要达到8cm,从而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要求。同时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采取特殊的养护方式,例如在大风地区,还要做好搭建挡风设施,对于高温炎热地区,要做好遮阳降温设施。养护时间根据规范要求不少于14d,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100%。为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系统性的调控,要及时进行温度监控,一般可根据设计方案在混凝土内部预设测温管和降温水管,通过测温管反馈的温度情况来及时调整养护措施,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超过25℃,另外对混凝土表面与地面的温差也不宜超过20℃。通过内部埋设降温水管,即冷却水管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埋设冷却水管的施工工序为,在设计阶段就要设计好冷却水管的敷设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前就根据设计要求预先敷设好冷却水管,待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即可向水管内注入冷却水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在测温反馈一段时间后将冷却水排出后继续重新灌注冷却水,通过循环注水的方式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当测温显示温度降至稳定的时候,即可排净冷却水后拆除。若由于设计要求需要特殊养护的混凝土,还可以额外在表面铺设钢筋网片用以抗裂,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避免出现裂缝,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可知,水利水电施工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程施工应用是一种必然性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施工技术切实应用的情形下,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分析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内容,积极开展相应的优化管理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邹春雷.浅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08):209.

[2] 李斌.水利水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成因及防裂对策[J].低碳世界,2017(04):100-101.

[3] 贺弘扬.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33.

[4] 李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1):118-119.

(作者身份证号:130183198410062119)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水利水电工程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试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