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上广青年精神溯源

2019-09-10刘正文徐世辉徐剑扬张颖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

刘正文 徐世辉 徐剑扬 张颖

摘要: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把中国分成三个部分,给中国年轻人指定了三个故乡。即使身在异土,家乡的概念仍然是人的本能诉求。在这种矛盾下,本文就他们是如何适应或解除精神困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以存在主义来解释他们对于自我的发现和对生活意义的开垦状态之所以如此。然而这些对他们本人来说,这些讨论可能仅仅属于先验。

关键词:北上广;存在主义;精神溯源

人的家乡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舒适区,一种可供退回的容许场所。而高速发展下的当代中国,超级城市的发展结构影响着大批青年人的心理。大量的外来青年涌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型城市,除此之外,向下兼容的四线城市前往三线城市等模式也仍然在讨论之内。他们受困于生活追求或盲目跟从等心理原因,大多选择长期停留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而非自己的故乡。

换言之,他们是没有家乡的一群人,而家乡的概念之存在仍然是人的本能诉求,在这种矛盾下,本文就北上广青年是如何适应或解除精神困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以存在主义来解释他们对于自我的发现和对生活意义的开垦状态,即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最初是未定型的、无意识的,之后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定义,形成了自我的本质。

然而这些对他们本人来说,这些讨论可能仅仅属于先验。在本质确定的过程中,北上广青年面临着制度化与被定义,他们也在否定自我与反定义之间徘徊。

一、北上广青年状态浅析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把中国分成三个部分,给中国年轻人指定了三个故乡。为他们许诺,给他们头纱,一排排国际风格的高楼立在亚洲东部靠近大海的土地上,它们正是被荒木经惟称之为墓碑的东西。可是它们并不是墓碑,它们代表着无数家庭的独生子女们夜晚的床榻,每个粗糙双手养育起来的精贵人就是睡在这些几十米的空中的小格子里。

整座城市24小时的移动,像一匹迅速奔跑的野兽,谁也不知道它会冲到哪里,只要它腾起前腿,人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标准化在这里成为一种值得被夸赞的贵族行为,语言模式、娱乐模式、工作模式和进食模式都是由大量的钢铁和塑料组成的,其中同样镶嵌着柔嫩的爱与心,这些涂着口红的温柔被暴力地暴露在空气中,等待着与其他心灵同样暴力的结合。

北上广青年面临着多重的纠结,例如在经历了一线大都市高房价的蜗居困境之后,选择逃离北上广。然而回到中小城市之后,猛然发现生活于“关系型社会”、“熟人化城市”的庸堕型生活是可鄙的同时继续选择逃回北上广,这样摇摆的青春折射出的是中国城市化非均衡发展所隐藏的深层问题与矛盾,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于人格的建立没有优势。

没有人不愿意缓慢地观察这个世界,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遗忘的权利,但是标准被建立起的一瞬间,就再也无法被取消了。如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其实质就是高度模式化的生活,它固然是令人悲伤的,然而它也真正在解决着问题。如何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达到精神自洽,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可以提出一种思考。

二、存在主义及其对北上广青年的影响范式

法国哲学家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即每个人最初是单纯的主观性存在。之后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定义,形成了自我的本质,此外的物种并不具备这一特性。在萨特看来,人如一粒种子般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本质必通过行动来证明。人不是他物,仅是自己行动的结果。萨特浪漫地描述为:“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因此,萨特概念中的自由是空白的状态,选择和定义则是痛苦的放弃自由的过程。他的理论在社会人身份上的反映方面是薄弱的,但指明了每个自为的存在将他人的存在定义为对象和他者,通过定义他者构建自我,定义自我的过程就是寻求权力凌驾他人的过程。

它导致了社会关系系统的根本冲突,这直接提供给了对于这些失去家乡的青年如何定义自己的生活与如何解决家乡溯源问题的一种理解方式。而固定的无意识的自在,变动的有意识的自为这种意识模式,让我们看到北上广青年在家乡溯源上取得了主观能动的理论可能。

家乡已然不再停留于字面含义,其内在包括更有力的关于突破“他者”的关节点,这意味着对于北上广青年来讲,所谓家乡仍然还是那个舒适区域,只不过问题的所在变为了是否追寻这种舒适区域或追求程度的不同。发现它的本質、研究它的机理与探明前进的方向的工具,根植于存在主义的诉求是一种无法被湮灭的原理。

三、被定义与反定义

进入北上广是有意义的,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无论是在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背景下,还是从现代世界的宏观角度来看,北上广仍然是向着正确的轨道上发展的地方。无数现象也仅仅是反映着劳工子女“向上-向下-再向上”的社会流动问题,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安超所认为的“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以犬儒式乐观主义的方式对文化冲突的积极适应。劳工子女“逃回北上广”的主要原因是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与结合产生的“新型乡土文化”。

作为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他们经历了新型乡土文化的内部冲突,如新功利主义、新人情文化、信任感降低;经历了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如实用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冲突;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安土重迁”与“背井离乡”的冲突,自尊感和自我成就感大为受挫。为了自我实现的目的,他们以犬儒式的乐观主义通过各种方式在经济、文化阶层上实现再次的向上流动。

然而犬儒主义是不能解释全部的,北上广青年失去的家乡其实就是他们为个人发展移位所买的单,人生并没有正误,个人人生全部来自于他一直以来接收到的所有感官信息即经验,经验是可以被注入的,存在主义释放了经验的自由,然而如果当他们重新寻找到精神的舒适区域,那么是否说明变迁的家乡问题也失去意义了呢?并非如此。北上广青年无时无刻不被暴露于定义与反定义的桎梏中,这是机制导致的必然。辩证地考虑这个问题,他们或许放弃,或许寻找到了新阶段的自我价值,然而人的来源问题是无法被磨灭的问题,家乡与童年家庭是一个人永远的根结所在。新的家乡被建立的同时,并不是旧家乡的推倒,而只能是出现双重家乡,所有处于此类境况的人,都将面临这一问题,而这一矛盾的推演,完全体验于自身。北上广无论被描述成什么样子,它都不是那个样子,它只是北上广而已,无数的年轻人就是自然而然的加入它,被它所吞没,最后成为了它。这不是个体的失败,而是个体的成功。模式并非是等待被诋毁和推翻的,而是荣誉和利益的集合体,填满每一个嗷嗷待哺的年轻灵魂。

参考文献:

[1] 胡小武《摇摆的青春: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的白领困境》

[2] 安超《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的反向社会流动与文化适应—“逃回北上广”现象的社会学考察》

[3]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 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正文(1996.2~)男 河北省秦皇岛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美术学系公共艺术方向

徐世辉(1998.5~)男 河北省邯郸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美术学系公共艺术方向

徐剑扬(1998.1~)男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艺术与科技专业

张颖(1997.8~)女 辽宁省朝阳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产品设计系工业设计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浅析《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存在主义之思
莫里斯的自由选择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