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站的结构形式对装修的影响
2019-09-10张良改
【摘 要】车站结构设计中“建桥组合”及“建桥合一”结构形式对后期车站装修造成的影响,总结此两种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桥分离;建桥合一;车站装修
高架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节点,常见的高架车站坐落于每条线路的起点及终点,位于城市的郊区地带。车站的站位受限于轨道交通线路及城市道路,车站一般位于城市道路路中及路侧设置。作为高架车站,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故选择一种合理的结构形式尤为重要,常见高架车站结构形式主要为“建桥组合”及“建桥合一”,现对此两种结构形式对后期车站装修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建桥分离”对车站装修的影响
1)图1所示工程为一座 “建桥组合”地面三层侧式车站,地面一层为设备层、地面二层为站厅层、地面三层为站台层。轨道箱梁通过钢支座立在桥梁结构横梁上,120m长车站范围内有4跨桥梁结构柱。桥梁柱截面尺寸2000X1500且四周圆角,占用了公共区及设备区大量空间,在设备区砌筑时圈梁无法在柱子表面钻孔植筋,大大削弱了设备区砌筑墙体的整体强度,在站厅层公共区由于桥梁结构柱与建筑结构柱截面尺寸相差较大,纵向柱中心又未能在同一直线上,使得公共区柱子装修包封之后整体风格缺少统一,显得凌乱。桥梁箱梁占用竖向空间,车站净高降低,综合管线安装空间压缩,导致公共区吊顶高度降低,本工程吊顶高度最不利点净高仅为2.8m,站厅层给乘客产生压抑的心里。
2)图1所示工程桥梁设计及车站建筑结构设计自成体系,桥梁设计与车站建筑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参照各自专业规范来计算,设计难度较低。两种结构体系采用部分基础合建的方式,轨道箱梁因列车行驶时将发生震动,这将导致两种结构体系局部需脱开。此工程轨道箱梁侧边与车站主体电缆通道外墙墙脱开,轨道箱梁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缝隙纵向长度过长,因土建施工误差导致此部分缝隙宽度大小不一,通过常规建筑变形缝做法来处理此部分缝隙不仅施工过程比较困难,随着车站运营时间加长,变形缝胶条老化,列车从区间带来的雨水可能通过变形缝流入车站内部,使车站具有漏水隐患。
3)轨道箱梁与下部设备用房及公共区属于两个防火分区,不仅需要进行防火封堵还需要进行降噪处理。本工程原设计方案轨道箱梁底设有一层120厚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后土建施工过程中,因此块混凝土板浇筑施工困难故取消。后期装修设计过程中,轨道梁底部设备用房墙体构造柱顶需钻孔植筋与车站主体结构构件连接以及综合管线支架需要固定点,而轨道箱梁为预应力结构,加之列车行驶过程中轨道箱梁发生震动导致无法在轨道箱梁底部植筋连接墙体构造柱钢筋及无法打膨胀螺栓固定综合管线支架。因此在轨道箱梁底增设H型钢梁,在钢梁上固定综合管线支架,钢梁顶满铺硅酸钙板进行防火封堵,钢梁底设置一道圈梁,圈梁预留钢筋头与钢梁焊接固定来增加设备用房隔墙整体性。由于轨道箱梁与H型钢梁之间空间狭小,在钢梁上部满铺硅酸盖板及圈梁钢筋与H型钢梁焊接时装修施工尤为困难。
二:“建桥合一”对车站装修的影响
1)图2所示工程为“建桥合一”地面三层侧式车站,此结构形式受力復杂,车站结构不仅要承受自身结构、装修、车站设备、乘客的荷载,还要承受列车的荷载。完全实现了车站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的有机融合。在结构设计时不仅需要参照建筑结构规范还同时需要满足桥梁规范要求。设计难度较大,但能更好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建筑结构整体性更佳。“建桥合一”车站建筑结构主梁比“建桥组合”结构形式的桥梁箱梁梁高小得多,从而使车站净高更高,在车站机电安装过程中,综合管线空间充裕,车站公共区装修不仅吊顶造型灵活净空也更高,能更好地满足乘客的空间感受。
2)图2所示车站一层为车站附属设备用房,二层为站厅层。一层设备用房上部钢筋混凝土楼板与结构梁为非预应力结构,相比于“建桥组合”预应力轨道箱梁,砌筑墙体构造柱可以直接在梁底钻孔植筋,横向圈梁及拉结筋也可以直接在建筑结构柱上钻孔植筋,不仅施工简单墙体整体性更强,建筑结构柱的截面大小统一且柱中心对齐,在公共区装修时风格也更加统一,使乘客拥有更好的空间感受。
三:两种结构形式的当下发展情况
“建桥合一”相较于“建桥组合”结构形式,不仅结构整体性及稳定性更加突出,结构抗震性能更好,对后期车站装修设计及施工影响更小。在当下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建桥组合”现已经逐步被“建桥合一”结构形式取代,“建桥合一”也将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各个专业更好的去研究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2]GB50222-95-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作者简介:
张良改,男,1992年7月,江西省上饶市,大学本科,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助理工程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