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9-09-10张勇刚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思考

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小学数学知识抽象且无聊,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且不强,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比较困难的。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采取措施、丰富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数学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思考

伴随着新课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再仅仅只能局限基础知识表面,而是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不重视深度学习,由于小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能力有限,所以这些老师为了省时省力不进行深度教学。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状况,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上数学课的兴趣

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大,在新課改革的背景之下仍然无法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填鸭般的教学,小学生只能被迫的接受知识灌输。并且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并非平等朋友关系,所以学生对老师具有一种惧怕心理,课堂氛围严肃。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敢和老师沟通交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问题越积攒越多,数学学习过程中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渐渐的对数学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而且,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数学知识又枯燥乏味。这几者相加,学生自然就缺乏上数学课的兴趣[1] 。

(二)学生缺乏连接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表面化。对于不同模块的数学知识,老师本身就没有前后连接进行教学,所以学生的在学习的时候也只能进行片段化的学习。但是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就已经非常的多了,片段化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整体数学知识的掌握。经常出现学到新知识、忘掉旧知识的情况发生。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自然不能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所以学生对于前后知识的连接能力也是比较差的。

(三)学生缺乏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旦遇到数学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等待的老师解决,如果老师重点讲解这一个数学难题,那么学生自然就有可能学会,如果老师忽略不讲,那么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并且,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是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没有充分锻炼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缺乏一套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一,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重点要从学生这一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小学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之下,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和课文数学知识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利用这些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降低数学难度,让学生对于这些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够更加深刻[2] 。

(二)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

部分老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落后也是形象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就必须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让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再扮演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老师必须和学生成为朋友关系,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使得学生不再惧怕老师,有问题要敢于向老师请教,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精心设计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首先,问题的设置要合乎学生的能力,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的话学生解不出来,长久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消磨怠光,反之,如果太简单的话,对学生又起不到锻炼的能力;其次,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唯有设置这种启发性的问题,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否则只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学生一点意义都没有[3] 。

(四)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连接能力

深度学习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涉及到了数学知识很多,学生必须进行多层次的思考。而且小学数学知识多且杂,所以,学生必须具有很高的数学知识连接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所以,老师要注重这一点,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要多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发现前后学过的知识的联系,借此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全面性的掌握程度。

(五)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小学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当一个学生的学习出现进步的时候,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要积极的对这一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反之,当一个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也能一味的批评,反而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正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卫华.对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8,(5):49-51.

[2] 林志勇.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研究[J].教育界,2019,(24):10-11.

[3] 田晶.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8):71,70.

作者简介:

张勇刚,1976.07.24.男 四川 彝族 大专 小教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海子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