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寓言教学“要点突破”的方法要领

2019-09-10李文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体悟寓言寓意

李文英

摘要: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揭示一个哲理的文学形式,在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有一定的比例,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寓言对语文教学有极大的作用。本文用“深入故事情境”、“关注寓言语用过程”、“ 把握寓意体悟”等三个过程及要领,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寓言,正确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和蕴含的哲理,感悟现实社会蕴含寓意的事物,提高自身修养,感受审美体验。

关键词:寓言;寓意;理解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潑,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句话形象地慨括了寓言的特点。

在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古今中外的很多则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内容大多情节简单,但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下面,就如何突破寓言教学的“深入故事情境”、“关注寓言语用过程”、“ 把握寓意体悟”等三个“要点”,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寓言故事的情境

要让学生从寓言中慨括出寓意,首先要使学生充分感受故事形象,深入故事情境。可以借助图画、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深入到寓言故事的情境之中。

1、形象朗读。朱自清先生说过,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一半在声音里头。寓言故事充满趣味,让学生在形象化的朗读中,可以以读代讲,以读代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教学《鹬蚌相争》这一则寓言,让学生先后分别读出鹬的“威胁”和蚌的“得意洋洋”,通过指名读,分组读,再同桌相互欣赏读的方式,充分读出鹬和蚌的心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读,体会到“鹬越是威胁,蚌越是得意”的内心活动,再逐句减少文本中对话的语言来进行对读,营造激烈“相争”的现场情境。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到鹬和蚌互不相让、相持不下的情景,强化了对故事形象的认识。朗读帮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之中。

2、合作表演。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狐假虎威》一课:老师请五个小朋友分别戴上老虎、狐狸、小鹿、兔子、野猪头饰。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每只动物分别站在什么位置,再让一位小朋友朗读课文,由五个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学生演出了“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后面东张西望,小动物们见到它们后撒腿就跑的情景。学生在合作表演中理解寓言的内容,同时在头脑中建构起这则寓言的故事形象,进入故事的情境。

3、重点品析。抓住寓言中重点的词语进行层层推进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构建起对故事形象的鲜明感知。教学寓言《揠苗助长》第一小节,围绕农夫的“焦急”,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从哪些句子看出农夫焦急?你能看到农夫在田边是什么样子?你还能听到农夫在对禾苗说些什么?农夫这样焦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再比如教学《狼和小羊》时,对文中关键词“找碴儿”,可以让学生先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再找找狼分别找了什么碴儿,会怎么对小羊说这些“碴儿”,从这些碴儿的背后看到狼安的是什么心,它为什么要找这些碴儿,等等。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讨论中,感受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的情节。抓住重点词句展开品评,引导学生深入故事情境之中。

二、关注寓言语用过程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这既要与文本学习的特点紧密结合,也需与课堂学习的整体设计相关联。强化语用,同样是寓言教学时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寓言文体本身的特点,在进行语用教学时,要避免为语用而语用,要将语用与寓言学习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1、词句运用。《画龙点睛》讲的是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画眼睛,说画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画上。刚画了两条龙的眼睛,就雷电大作,两条龙震破墙壁,乘云上云,只剩下没画眼睛的两条龙。在教学中,针对结尾句子“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引导学生由“惊叹不已”想一想文中的游客会“惊叹”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在说话时,提醒学生用上文中描写龙的词语,并试着用上赞扬张僧繇画技高超的成语,这是结合语境对于词语的迁移活用。这本身正是体现了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能使内容更加生动精彩。

2、故事延伸。针对寓言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进行故事内容的拓展、续写和改编,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狐狸和乌鸦》课文中描写:狐狸看到乌鸦叼了一片肉后,“眼珠一转”。可以让学生试着把狐狸此时心里的想法写下来,这是对文中空白处的补写。教学《滥竽充数》时,设想在南郭先生逃走之后,他有没有吸取教训,请学生接着来编一编,生成一篇新的故事。再有学习《狼和小羊》,想一想这则故事一代代在羊群中流传,老山羊会怎样向后代说起这个故事?这是对故事站在自我立场上的转述。通过对故事不同形式的延伸,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寓言内容,体现寓言学习的趣味性。

3、对照古文。在入选小学教材的寓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寓言,都有古文原著。联系课文来理解古文,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点,既可学懂原文,又可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比如学习《自相矛盾》后,出示古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入勿能应也。”让学生进行对照中,用书中的语言来为古文进行注释,这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运用,同时可以学到一点文言词语,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作有效的铺垫。

三、把握寓意体悟

检验寓言教学成功与否,学生对寓意的把握情况是重要标准。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寓意呢?这是进行寓言教学的难点所在。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打开思路,巧加引导。

1、聚焦关键。寓言故事,总是从故事的发展变化中,让我们得出教训,受到教育。因而,应该抓住故事中引起变化过程的关键词句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例如《鹬蚌相争》中的关键词“相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时的鹬与蚌想到了什么,没有想到的又是什么。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它们只想到要让对方输,没有想到自己的处境,进而联系到互相争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寓意在对关键词语“相持”的体悟之中迎刃而解。

2、恰当拓展。还是以《鹬蚌相争》这则寓言为例。在寓意的体悟中,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段历史故事,也就是这则寓言的出处。战国时秦国想一统六国,但又害怕其余六国结盟来对付它。这时,赵国和燕国发生了一点矛盾。赵国想要攻打燕国。这时燕王派手下的大夫苏代到赵国当说客。苏代见到赵王后,就讲了《鹬蚌相争》这则故事。而听了故事后,赵国决定取消攻打的计划。请同学们说一说,赵王听了故事后,他想到了什么呢?这样将故事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孩子的言说一下子就能抵达这则寓言的核心,没有老师的说教,他们对寓意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本  苏教版

[2]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2015.9号

[3] 凉汀《寓言故事》新华出版社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体悟寓言寓意
萌宠
懂,才能得
时装寓言
模仿老鹰的乌鸦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解题中的数学史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
“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