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楼芳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楼芳君

摘要:目前,现代化建设迅速,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教育主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教育的需要了,同时,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人们对于人才的定义有了更加广阔的界限,人才一词不再是一开始的成绩,这就更需要学生们做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情商与智商并举,才能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基于这点,人们开始重新衡量起语文课的作用于意义,并且逐渐开始赋予她新的意义,生活化教学便是打破传统课堂的一个新型的教学方式,让语文的教学与学习都拥有了更多的变化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考与实践

引言

生活与教育之间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缺一不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服务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组词造句进行积累,更要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小学生年龄尚小,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里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1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教育既依附于生活同时又与之相互独立,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在古代,人们从事农耕采摘的生活,所谓的教育就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给亲朋好友、子孙后代;在封建统治时期,人类文明逐渐进步,随着信息的不断积累,人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不断增加,学校也随之出现,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后来出现了斯宾塞,他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而后杜威却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我们应该摒弃教育体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部分,逐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同时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应将教学目标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保证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使语文教学成为生活必需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小学语文生活化途径

2.1强调生活积累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种语言,它有庞大的词汇家族,学生要想加入到语文的大家族里,首先就要多多认识语文这个家族中的成员。所以,学生想要学习好语文就要在生活中多学习和积累,经过不断地积累,才能逐步了解词汇和语句之间的关系,最终在生活中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每天在闲暇时间写日记,日记的篇幅不重要,重要的是词汇量的掌握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心情。同时教师定期进行检查以及修改学生用词不当的地方,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鼓励学生将跟爸爸妈妈一块出去游玩的经历,和同学们到科技馆感受神奇科学的经历,甚至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中所遇到的经历等,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当时的心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2.2课堂导入与文化,使语文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新课程的好奇心更强,所以教师如果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有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则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索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课堂导入部分就是要教导学生重视本课重点内容。由于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对新知识的渴望度,好奇度较高。但是如果在课堂进行之前,就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为课堂乏味无趣,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将不高。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应当进行丰富的教学导入。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风筝》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生活小故事。鲁迅先生在年幼的时候,他的兄弟姐妹想要去放风筝,但是他不想去,所以就阻挠他们去放风筝。但当鲁迅先生长大后,明白了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进行了自我反省。在这里面就可以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也可以教育学生不管做什么事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之前就了解作者的心理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对课文进行理解。也可以引下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故事,诉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可以设身处地的去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述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2.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这就为教师讲课达到形、声、色结合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许多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和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生活,感悟语文。如《春天》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在《小燕子》的乐曲旋律中,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随着急速的改变。但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材的改进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变化,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是小学生日常使用几率最高的。所以导致课本与生活并没有产生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生活代入感,只能够通过机械式的记忆来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当前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教师主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可通过优化课堂导入,教学过程生活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将生活带入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浅论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2] 马学义.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究[J].新校园,2015(10).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