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幸福密码营造积极生态

2019-09-10周华

教育家 2019年47期
关键词:小店心理健康校园

周华

幸福心理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影响幸福心理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藏有“幸福的种子”,教育要让人拥有更多的幸福可能,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就是发现、珍惜并给予它成长的力量。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缺乏设计,缺乏主动,缺乏融合。针对现状,浙江省杭州市小河小学从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设计、校园积极生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注重整体设计,融入育人目标体系

一个成熟的高品质学校,应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立德树人体系。我们心中要有三张图,第一张图——立德树人课程图,把心理健康融入育人目标体系,使它有位;第二张图——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图,使心理健康教育有路;第三张图——校园积极情绪生态图,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策。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强调积极预防,用积极的方式、内容去营造心理生态。

整体上注重系统设计。把积极心理品质渗透到学习生活各个领域,建立学科课堂学习常规,让积极阳光的态度融入成长的血脉,以求达到教育行为的目标一致性。

载体上重视课程建设。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过程性、评价性,专门制定学校幸福心理课程纲要。

策略上突出活动体验。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让有趣的心理体验发生,让有深度的心理影响发生,让有效率、有挑战的学习发生。

创办幸福小店,营造积极情绪生态

一个学校的心理氛围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氛围来自校长的气质和视野、团队管理作风、校园人际和教育学习方式的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量的积极体验能有效改善师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努力实现学生校园四盼:一盼幸福面(分享幸福),二盼幸福店(交换幸福),三盼幸福礼(发现幸福),四盼幸福味(体验幸福)。

其中幸福小店就是一种有效探索。毫不夸张地说,“幸福小店”是全校近千名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这是一家交换幸福、分享幸福、创造幸福的小店。把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等内容设计成小店的活动,使整个校园形成期盼、努力、分享、感恩、温暖和担当的氛围,融校园景观、激励评价、财富管理、幸福体验、德育活动和拓展课程成果展示六位为一体,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提升能力,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从设计到布置,小店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学校师生合力完成。幸福小店的设计原稿就是出自一位六年级学生之手。小店内有一个幸福共享区,上面的售卖品都是学生在拓展课程中的成果,由自己标价,小店店员审核定价后上货架售卖。物品售出后,小店店员负责记录和通知物品主人领取售卖所得的幸福币。自产自销,用劳动成果实现幸福币的增量,学生获得自给自足的幸福感。每月第一周的周二、周三、周四中午,幸福小店对低、中、高三个年段分批开放。

小店还是学生的幸福体验中心。前期全校的幸福体验征集,师生通过微信投票,票选出以下十大幸福体验项目:免去一个周末的家庭作业;创一个“幸福小店”,专门兑换小礼物,每天下课开放;可以换图书票,去阅读室看一小时的书;认领一棵校园里的树,可以自己养这棵树;能当国旗手;换同桌一周,但要别人同意;和别人交换社团体验一天;用幸福币换得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机会;获得一本校长签名的书;被扣分的班级可以攒幸福币加回分数。学生获得一定数量的幸福币后,向老师申请兑换幸福体验单,在勾选了自己想要进行的体验项目后,教师审核幸福体验单再组织学生参与幸福体验。其中用幸福币和老师一起看电影是热门体验项目,有学生曾“一掷千金”换得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共赏电影的机会,完成体验后,很自豪地与同伴们分享。

修炼幸福心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杭州市小河小学作为北师大生命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以生命教育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具有积极阳光心理品质的幸福小公民为育人目标,以幸福情绪力为主线,以幸福心理课程活动等为主要载体,以学校幸福心理长廊为依托,以自主实践活动体验为主要方式进行幸福心理修炼。按照“每天一个关注,每周一个拓展,每月两节心理课,每年一个节日”来实现学生阳光心理品质的养成。具体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卡·心情卡。学生可以通过更换心情卡表达自己的情绪,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变化。“预防先行”的目标就在这一张张心情卡中得到落实。

一团·心理实验室社团。社团活动,每周五下午12:40-13:40进行。

一查·心理调查。组织辅导学生进行心理小调查,让他们在真实的体验中受到教育。

一课·幸福心理课。这是我校升级版的幸福心理课程框架。中心为情绪、人际、自我和学习四大核心要素,围绕这四大核心要素,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年级实施,确定适合该年段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每個设计都有完整的团辅方案和绘本推荐,高段还融入了心理剧表演的实践活动。

一廊·心理长廊。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小组活动室,团辅活动室,音乐放松室……

一节·多彩心理活动节。每年11月是我校心理月,心理节至今已开展三届,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每届活动既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点。本次心理节主要包含以下环节。第一,幸福便利贴。活动当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便利贴,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贴到心情墙观赏。我们经常说分享开心会更开心,把不愉快说出来心情也会好很多。这就是一种心理疏导。第二,幸福悄悄话。在活动当天早上,学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放入邮筒中。可能是他们对老师或同学的感谢、鼓励,也可能是为曾经发生的某件事道歉。第三,幸福自画像。孩子们通过自画像来表达自己的个性。第四,幸福调查。首先心理老师会给高年级学生上一堂心理调查实践准备课。接着,学生讨论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制成调查展板展示。第五,幸福心理剧场。心理剧表演是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创编的,它反映了小学生心理状况、家庭亲子关系等存在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们鲜活的校园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六,幸福游园。这一天的校园就是一座“心理游乐园”,孩子们拿上精美的游园卡,穿梭在八大主题场馆中进行各种体验。

经过近三年的实施,学校幸福教育品牌的内涵更加丰富,育人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师生的幸福感明显提升。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积极阳光的心理个性品质,输送到孩子们成长的血脉。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能走出自己的心理定式,关注孩子心理,走进他们多彩的内心世界,并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培育幸福心理,播下人生幸福的种子,我们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小河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小店心理健康校园
完美小店
年味小店
暖和一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钱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