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9-09-10黄芹
【摘 要】为了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其学习效率,要从提升其學习兴趣为起始点;教师则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式,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做起,通过阶梯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数种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247-02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做好小学数学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就会严重影响小学数学的课堂效果。为了保证小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数学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各种方式提升课堂效率,以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1 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是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展开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过程。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保证教师为学生制定良好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缺点和优点来获得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对后进生而言,由于其缺乏应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针对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入手,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鼓励和帮助为主,逐步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修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中等生而言,教师要以纠错和巩固基础知识为主。由于中等生的学习方式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得过且过的思想,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提升其上进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并对其学习过程中的低效部分进行整改和优化,以提升其学习质量和效率。而针对优等生,则需要提升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和数学素养[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的难度并不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使优等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举一反三,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发展新的学习内容。
2 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阶梯式教学
在进行阶梯式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要分清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在进行授课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以应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在教学前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可以预先设置好各种教学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尽可能细致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进行阶梯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展开授课的前一天开始准备好导学案,并让学生通过导学案来进行自习;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前一天编排好的多媒体材料辅助,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优化教学质量;并在课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通过学生共同合作、回家后利用微信、QQ会话等方式来进行小组学习,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有效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做好阶梯式教学工作。阶梯式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在设计教学时,使其有一个阶梯式的难度,使得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充足的教学需求。
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从教师手中获得一份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导学案,教师要求在课前将其作为作业进行预习,待到上课时,教师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微课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并将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共同探讨和合作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展开集中讨论,在对“如何对梯形求面积”问题的探讨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在课程的最后10分钟统一发表,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最后在课后给学生留好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随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还要督促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约束,以防止其过于沉溺于社交网络中。
3 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提升课堂效率
要想提升授课质量,首先要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足够的集中力和兴趣,这样才能使其时刻将视线放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想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还需要设置教学情境。通过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时,教师用简单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小知识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小明有一块蛋糕,小红有一块蛋糕,小明吃了自己的一块,妈妈又拿来一块蛋糕,那么算上小明吃掉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教师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创建方式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教师给出问题后,还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通过自身思考来得出答案。
4 强调体验式教学,从体验中展开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方式,全面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并使其掌握独立思考、合作思考的方式。锻炼其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学会如何在讨论中进行问题解决。体验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契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知识的结构层次、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并进行共同讨论,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体验式学习想要表达的主旨,使学生不单为获取知识而学习,而是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大幅提升,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交流的环境中。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养成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优良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N].发展导报,2019-04-12.
【作者简介】
黄芹(1975~),女,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学历:本科,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