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周创
周创
摘 要: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都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众多学校探索路上最为耀眼的模式,根据德国的“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的鼻祖进行本土适应,寻找适合自己高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法。“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企业、学校追求的职业精神信仰,也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工作追求。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德国双元制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分析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之一,其成功经验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广 泛认可。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也探求了一些适应本国国情、成效显著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比如澳大利亚的 TAFE、英国的“工学交替”、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互补型”、瑞士的“三元”协作 运行机制等模式,均遵循了德国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作为教师的双主体、学生和徒弟作为学生双 重身份等基本原则,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与学校教育有效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学徒制在我国起源时间比较早,是以传统的师徒关系出现的,是学徒制专业教育的一种。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于 2011 年召开,会上正式提出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19 号),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即将进 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教育部职成司在 2013 年设立了专项课题,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理论研究,在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等,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理论体系。
现代学徒制关键是我们正在推崇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价值取向和信仰,是一种职 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其核心是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爱岗 敬业的工作态度,尽善尽美的客户意识,精益求精的过程制造,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其中,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关键是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
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进行深度合作,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进行联合授课,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教学实训周环节,采用企业中“师傅指导徒弟”的形式,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项目化教学背景分析
在项目教学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上,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从项目教学的定义出发,研究项目教学的思想和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从实践中分析项目 教学的教学效果,最终形成项目教学在培养技术或技能型人才过程中重要性的结论。
如何在项目化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整合两者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创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主线,以现代学徒制精髓“工匠精神”为指导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企业到课堂,课堂即企业”的理念,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渗透专业知识,同时领悟学徒制的“工匠精神”。
三、研究的目標
1、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对接、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真正为企业培养所需规格的人才,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入校即入职”的工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参与并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验实习标准,构建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职业素养突出的课程体系,构建真实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方案;
3、师资队伍建设,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行业领域专家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形成双指导教师、双课程负责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职业道德高、专业能力好、实操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提升教师自身项目教学实践水平,力求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四、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项目定位设置问题:通过到企业调研,和企业的能工巧匠们进行深度交流,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在新时代的定位,如何融入企业的技术、规范、标准等要素,实施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改革;
1、“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围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就是实际教学。企业骨干和教师一起完成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企业的相关流程,为今后的工作提前做了铺垫,也让在校老师与企业人员有更多的接触,达到共同提升工作能力效果,真正将“教学做” 落实到实体。
五、主要特色与创新
1、校企“双过程”全程育人,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轨道
学生通过校企“双过程”叠加全程育人,在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的同时,职业素养和企业忠诚度也开始逐渐积累形成,职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今后更好地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校企 “双导师”合作育人,强化“工匠精神”师徒身份认同
现代学徒制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名师巧匠和学生建立师徒关系,企业师傅把耐 心、专注、坚持等品质传承给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规则下言传身教,培 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形成敬业、乐业、精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匠精神”这种隐形知识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际的工作之 中,依赖于师傅的“口传心授”。项目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主要采取做中教、做中 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和“工匠精神”培育,由企业师傅负责组织教学实施与考核 评价。
参考文献
[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教育与职业》,2016,鲁叶滔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 《职教论坛》,2013,岑华锋
基金项目: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项目化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linux服务器配置智慧课堂试点》的阶段性成果;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Linux应用基础》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