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19-09-10朱生兰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朱生兰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其具有深入探究的欲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对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触角也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在校园中,电子书包、数字白板、云平台等广泛普及,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充实,也打破了时间、空间对教学的局限性,使授课变得更灵活、丰富。在小学数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使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1有助于突出学科育人的特点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与创新性[1]。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立足于新課标,服务于新课程,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数学这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理性学科育人特色,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意识、探究能力以及实践精神的发展。

1.2有助于提高授课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便是较为活泼好动、对生动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在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面对趣味性施教,有着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关注力更易被课堂内容所吸引,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幅提升。

1.3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在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多边互动不仅使学习氛围更加融洽,也有利于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师充分的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并可以以此作为总结教学、调整授课的依据,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客观、公正,促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2.1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生仍以具象认知为主,其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仍有一定困难。这时,教师便可运用信息技术让知识形象化,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倍的认识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找朋友”游戏。赋予每一位学生新的数字名字。“几个几能够组成几”便可成为新的朋友团,使学生在找朋友的过程中联系乘除法,掌握倍数关系,在趣味游戏的体验中,提高对概念的理解。

2.2加强师生互动,提高知识有效转化

传统小学数学授课中教师的填灌式授课下,师生互动少,多体现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中[2]。而这样的互动,又往往容易让学生陷入一种高压,有的学生一紧张反而更答不出问题来,并且提问只是小范围的,作业又多体现在课后。应用信息技术有助加强师生的互动全面性、及时性。例如:在学习“秒”这一时间单位时,教师取消以往让学生观察自带小钟表的方法,而是在大屏幕上播放我国飞船发射的倒计时或者是奥运开幕倒计时的场面。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屏幕一起倒数起来,听着秒针移动的声音感受一秒时间的长度,在生动教学教学中提高了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和知识转化度。

2.3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突出重点时一般都是——教师反复强调,不断重复,使学生多次强化而达到记忆、理解的目的,或以题海战术加以巩固。这种手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而学生为掌握的难点在每次重复中都是较为机械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将重点、难点以突出的、让学生难以忘记的方式凸显出来。例如:做成一个有趣的闯关小游戏,让学生运用云平台学习,可以以小组接龙的方式答题,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一同学习、成长和进步。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图片展示、动态图片呈现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知识由抽象向直观过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加上记忆能使学生掌握难点、重点。教师与其在课堂上不断重复,不如站在学生的视角做一个便于理解的PPT,促进知识间的联系、降低理解的难度。例如:“图形的变换”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为此,教师可以Flash动态演示,促进学生空间意识的发展。

2.4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创设故事情境:同学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用微课件播放——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块金币卖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l0块金币,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当。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巴依老爷想要的是什么?他得到的是什么?一条线和一块地的差别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冰洁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语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授课的能力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教学更具生动、具象,在降低数学学习、问题理解难度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趣味性学科,具有指导生活的作用。从而,在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学生高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孝平.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8):2.

[2]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6):18.

[3]张梦敏.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及实施研究[D].宁夏大学,2016(4):23.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