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9-09-10杨富龙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杨富龙

摘 要: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比较科学的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选择趣味性教学方法,渗透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年龄层次较低,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主要依赖于学习兴趣,因此寓教于乐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要求。本研究重点分析运用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方法,希望能够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

基于数学学科学习逻辑能力要求高以及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来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十分关键。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积极关注课程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提升。

1.提问引领思考,突出自主学习乐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来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搜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多角度观察、获取详细信息,并形成条例的表述 [1]。比如,在学“利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去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到银行存钱,亲眼目睹存钱及取钱的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利息是怎么算的呢?是不是存的钱越多、存的时间越久利息就越多?然后学生就会去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以及自己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带入课堂,向教师提问。通过自己的探究及教师的解答,学生更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数学学习与竞赛结合,突出竞争趣味

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小学生来说,构建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性课堂就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2]。小学生不仅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好胜心,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及周围人的认可。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通過各种竞赛类的游戏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进行激励,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故事大比拼、数学运算我最棒、数学小天才等竞赛,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潜能,将比赛作为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2]。此外,教师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动力与潜能,而且要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学会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完整自身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人格的完善。

3.实践与合作结合,突出合作学习乐趣

引导小学生开展实践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学习体验,同时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可以将生活化素材和合作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操作乐趣和合作乐趣[3]。比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内容后,学生若已经掌握了计算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拓展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借助之前学习的测量知识,如何快速获取正方形周长? 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各小组学生纷纷思考,有小组展开正方形的方式计算周长,有小组学生则更聪明,通过测量一条边的边长,将测量的边长乘以 4 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得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这样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关于课程更多的知识,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再如在教学完《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描述自己家庭所在方位与路线,同时组间学生还可以相互出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程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4.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显著,在学科学习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比较直观的体验可以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4]。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图片、声音等可为学生带来立体直观的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比如教学小学数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课时,很多的学生对单位面积不能获得形象的认识,不了解 1 公顷到底有多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为学生展示,以学生所在班级面积为参照,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 1 公顷与 1 平方千米的面积大小,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点的直观认识。从教学成效来看,多媒体技术往往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此可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节约教师板书时间,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呈现更多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论

现代化教育理念影响下,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开始寻求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趣味性教学模式被提出,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为了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尤其关注教学经验总结,上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出来的关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方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范菊香,张慧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5,10(09):176-178,180-181.

[2]罗仁俊,刘丽佳.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知音励志,2015,10(02):156-160,162-163.

[3]陈石古,王甜甜.论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1(19):210-212,217-218.

[4]吴美香,张慧琪.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5,21(02):145-150,153-154.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