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09-10马月玲
马月玲
摘 要:小学语文在读写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维体系,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展开读写联想,而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读写往往是互相关联的,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写作的素材得到累积,通过写作也能够回顾阅读中汲取的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教师应基于语文读写教育,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视角着手,帮助学生在形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建立写作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现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读写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读写的形式,可让学生具备语文的基础能力,巩固学生的语文认知,读写需要数量也需要质量,只有在读写中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感悟,才能够在读写中互相协同,改变读写的枯燥与乏味,让读写也变得更加妙趣,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中的内涵,从而摸索写作的法门,找到写作的思路与线索,消除学生的认知疑惑,让语文学习更为轻松。
1.读写结合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读写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许还显得较为力不从心,教师应找到适合小学生的读写方式,一旦学生对读写形成了信心与兴趣,他们就能够在读写的过程中充满动力,更加自然的参与读写活动。为此教师可从学生的身边着手,搜集学生生活中的读写元素,或者将教材中的读写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让学生突破自己无话可说的困境,对文章形成生活化的细节联想,构思生活的情境让阅读理解更加深刻,将读写融合到生活中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胆的猜想,不再拘泥于某种思维意识形态中,而是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读写思悟,教师可在讲解中适当的穿插生活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重新审视阅读素材,重新摸索写作线索,降低读写的难度。读写是一个循序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具有耐心,从生活中挖掘有利于启发学生读写思维的信息。比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查找出相对于自己来说的生字词以及自己认为好的能够在写作中应用的词语,将其做出标记。然后引导学生先解决这些生字词。在解决完生字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章的熟读,教师对文章进行句子和文章感情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并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法。例如,文章中就将怀乡之情寄托在小小的杨梅上面,围绕“爱”字深情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小作文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借景抒情提升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2.以写促读,拓展阅读
除了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外,通过写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毕竟读写是相互结合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准确的说是通过写作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而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只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手段,是对所学习知识进行的消化和运用,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需要思考写什么,而且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在阅读中所见过的文章结构、词语的运用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写促读,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比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小学一般都是命题作文。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作文的题目先进行提纲的拟定,通过提纲在大脑中构思出文章的大致结构。在结构完成后,教师就可予以让学生通过搜索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然后通过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看过几篇以后,学生就能够积累足够的素材进行写作,与此同时学生还能积累自己的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的分析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推进读写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3.挖掘教材有用因素,夯实学生写作基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而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师设计一切教学活动的蓝本和主要载体。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对教材中的有用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以便在深化学生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有效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例如,《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而且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感情真切,描写全面。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其中将“枫树”比作了“又大又高”的太阳伞,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在带领学生一同分析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之后,我让学生将这句话摘抄到笔记本上,并运用这一修辞手法来仿写一个句子。接下来,我又适时地向学生分别渗透了在写作时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及作用,如此便在无形之中夯实了学生的写作基础。
4.通过阅读、改编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仅仅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的接触更多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课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知识深度。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段落进行分析,并根据文章的思路进行文章的续写,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对于推进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 结
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在进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漸进,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A].教学科学编会,2013.
[2]史晓慧.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
[3]毛永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J].学周刊,2018(31):58-59.
[4]李登福.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学周刊,2018(2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