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

2019-09-10李婷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时政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要性

李婷

摘 要:时政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应该注重引入时政内容,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时政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德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时事导入新课,找准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可以开展新闻播报活动,开展时政热点评论活动,从而确保时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关论述,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必要性;教学方式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道德与法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确保时政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时政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时政、分析时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学习水平。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1.1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时政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带来了教学形式的革新。时政教学鲜活有趣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1.2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初中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还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意志还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要加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时政教学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上发生的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剖析和反思,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1.3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德才兼备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政教学属于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初中生实施时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已经普及,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接收到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然而初中生分辨能力不强,可能导致在思想上或行为上出现偏差,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1]。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

2.1利用时事导入新课,找准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

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将时政热点问题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将其合理地设置为导人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时政热点事件中发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例如在教学“拒绝不良诱惑”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领会到,只要有足够信心和毅力是可以战胜不良诱惑的。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文本,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2.2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新闻播报活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要求老师正确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者的身份,予以学生科学的、合理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新闻播报活动,使时政教学的效果更佳。其具体步骤为:老师负责提供有关的内容和资料,并进行播报的相关指导,同学根据老师的提醒搜集、整理、筛选新闻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报。通过对新闻内容的筛选过程,可以有效地增加同学对时政方面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3]。比如,在实施新闻播报的环节中发现,学生们的新闻选材各具特色,有的同学擅长科技新闻的选材播报,有的同学擅长娱乐新闻,而有的则偏好于体育新闻。这就需要老师在对同学们的喜好有充分地了解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题材和体裁的划分,让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2.3开展时政热点评论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时事政治涉及面相当广泛,而初中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对政治问题的思考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度性。教师要精确把握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时事政治评论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思维,自主发表各自见解。教师要注意把握讨论方向,及时给予点拨、引导,以使讨论不偏离正确的方向。通过开展时政热点评论活动,让学生理解时政热点所渗透的政治知识,提高学习水平,提升道德素质[4]。比如,对于紧张的“中菲黄岩岛事件”,啟发学生先对黄岩岛的历史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在对其地理位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再联系菲律宾袭扰我国渔船,擅自为黄岩岛改名,以及煽动全球菲律宾侨民反华游行等事件的目的和居心。学生们在分析这个南海热点内容的过程中,对“南海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个更深刻的认识,“祖国的领土一点都不能少”,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时政热点的透析应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时政的拓展讨论,加深同学对教材的理解认知,帮助同学更好地学习。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符合该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也可以让课堂更接地气,充满阳光、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翁剑钊.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广东科技,2014(08):50-51.

[2]洪峰.试析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教学策略[J].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2):74-75.

[3]王秀玲.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神州,2017(02):41-42.

[4]杜美菊.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时事政治内容的引入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7(02):32-33.

猜你喜欢

时政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要性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