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

2019-09-10阿斯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低年级新时期

阿斯彦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小学数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同时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单一,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性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知识的学习大多是源于自身的兴趣,这就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指明了方向。教师需要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构建寓教于乐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就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进行分析。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教师仍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手段仍以灌输为主,这就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过于注重要求学生进行各种习题的训练,忽视的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最后,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导致学生面对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缺乏认知,不是拒绝使用就是滥用,从而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影响了教学效果。

2、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趣味性教学的基本概述

趣味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模式,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上,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在相应的互动教学关系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是新课改下主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2.2、趣味性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趣味性教学可以说是新课改下的主流教学模式,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趣味性教學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小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活动,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数学知识逐渐深化。让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愉快轻松的状态,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2]。

3、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性教学策略

3.1、运用故事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3]。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我就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从前,有几个盲人想知道大象长的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们一起去摸象。第一个摸到了象牙,他说“大象长得像一个大萝卜”。第二个摸到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三个摸到大象的腿,他纠正说“不对不对,大象像一根圆柱”。第四个摸到大象的身子,他说“大象像一堵墙”,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启迪学生思维。

3.2、增加生活化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由于缺乏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倦的心理。对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语言,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4]。例如:在《元、角、分》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买卖商品的教学情境,同时为学生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教具,可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内容,从而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了解人民币,加强对人民币转换的认知,进而轻松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且还能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3、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好奇心的天性,对其加以认可,以便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教师能够实施展开合作式方式,经过相互帮助及竞争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数。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之间互爱相助的品质,还可以调动团队合作才能,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才能在此过程当中也可以获得培养,进而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有趣之处。所以,教师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优缺点,以此为前提展开对学生的分组,确保各组整体实力相差不大,学生在活动当中通过交流相互协助,相互进步。教师作为主导者,应当及时解疑释惑,协助学生进行活动,收获成果。

结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运用趣味教学法,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孟春霞.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J].才智,2019(24):104

[2]卜凤琼.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22):42

[3]吴培花.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61

[4]朱敬珍.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58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低年级新时期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