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问题设计

2019-09-10钟玉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问题设计思维品质

钟玉琦

摘 要:阅读课堂的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普遍存在简单化,表层化的趋势。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 section B2a-2e的一堂阅读课为例,尝试在阅读课堂中设计层级性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课堂;问题设计;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阅读课堂中,教师通过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发展。然而,当前教师的阅读课堂问题设计多停留在理解与掌握语篇大意的层面,这种提问方式属于浅层次阅读的范畴,缺乏对学生纵观全文的的视野的培养。其次设计的问题缺乏层次性,需要学生思考探究或者创造批判的问题较少,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浅层次阅读进入深层次阅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发展。

现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 sectionB2b的阅读文章为例,阐述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层级性问题可试行的一些方法。

1、设计记忆类问题,了解文章基本信息

这类问题,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也符合阅读应该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这类问题通常可直接在文中被找到,设问时可采用when,where,what,how,who等特殊疑问词引导的句式。笔者结合课文中的已有问题,编写了以下几个记忆类问题:

(1)What do the baby pandas eat for breakfast?

(2)What do adult pandas eat?

(3)How does Lin Wei take care of the pandas every day?

(4).How many pandas are in the world now?

这些问题属于事实类问题,结合文章开头介绍的“scan”这一阅读策略,学生能够快速轻松地获得相关信息。这类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详细地了解全文内容,是阅读与理解文章的必要步骤。

2、设计探究类问题,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探究类问题通常还是可以在文中找到,但要求学生整合文中信息,适当地组织语言来表达。学生在思考、探究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把握。针对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一下探究类问题:

(1)Why are pandas endangered?

(2)What is one way of saving pandas?

(3)When people cut down more and more bamboo,what will happen to pandas?

(4)when you buy some thing made of bamboo,what does it mean?

这些问题基于文本信息,但是需要学生组织语言来表达,因此这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上一个层次。

然而,上述两类问题在阅读理解中仍属与浅层次的理解,还没有达到深层次

3.设计批判类问题,启发质疑评价

批判类问题是学生在思辨中表达观点的途径。批判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站在阅读材料之外评价文章的观点和提倡的做法等,并根据文中信息表明自己的态度、感受或愿望(苏立平,2019)。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评价,它还包括分析和创造(何晓东、李威峰,2018)。在读后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质疑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批判性思维。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初设计此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话题,以便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氛围。话题必须是开放性的,这样学生才能各抒己见。同时,话题又要不失深度和内涵。教师应该循循善诱,鼓励引导,激发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节课的阅读文章中,通过作者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对大熊猫现状的担忧,以及对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大熊猫能被拯救而充满信心。因此,笔者设计了问题:Can you guess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pandas? And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danger of pandas? 针对文中讲到人们砍伐竹林,设问:What do the people cut down bamboo fo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meet such behavior? 在文章最后谈到了熊猫的education program,设问:Do you agree with this education? Why? What can chinese government do to try to help save the pandas?这样的提问在文中没有直接答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学会辩证思维。

4、设计创造类问题,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类问题常常以阅读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或针对文章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文段和自己的观点,输出的方式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书面表达等

例如,本堂课的文章是有关环境保护的,笔者在读后环节布置了如下一个写作任务:write a letter to the environment minister in our country about how we can do to protect pandas and other endangered animal? And think of way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让学生给环境部长写一倡议信。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以及保护环境。

这样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实现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发展了学生的文化品格。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師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阅读问题和学习任务。在教学主线的引领下,教师带动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探究、评价及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梳理信息、分析文本,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1]程晓堂.2015. 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6):73-79. 教育部.

[2]何晓东、李威峰.2018. 英语课堂思辨活动中思辨欠缺现象的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6-10.

[3]皮连生.2011.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苏立平.2019.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层级性问题设计与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39-44.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问题设计思维品质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精设计,巧提问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