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乎

2016-12-06

华声 2016年21期
关键词:体感穿衣天气预报

最近寒潮来袭,朋友圈“贴心”地流传了“26°穿衣法则”,按照这个法则穿衣,看一下温度,做一下加减法,就能知道穿多少合适,这是真的吗?

这个“温度叠加穿衣法则”,严格来说还算不上谣言。对于不懂怎样根据预报温度来选择衣物的人、年龄太小无法准确表达感受的孩子的家长,它至少给了一些粗浅指导。不过话说回来,这条“法则”的问题,不仅仅是保暖能力不能简单叠加而已。就算天气预报的气温,这一个数值也不足以决定你今天穿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气温 ≠ 体感温度。

何为“体感温度”?简单说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自然有别。但是总体来说,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因此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度。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热指数的概念,这个指数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感温度的影响。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比如,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

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所谓“桑拿天”也是这样来的。而在同样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体感的增温作用也越明显。

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到了秋冬季,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相对湿度越大,感觉会越冷。

此外,上面的体感温度,其实仅仅考虑了相对湿度,而“风”也是一个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子。不过,不管是对于高温还是低温,风都是一个“减分项”。

体感温度的计算很复杂,需要将理论和当地当季的经验系数结合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跟气温有线性关系,代入一个系数就能直接推算出来。天气预报公布的体感温度,都是气象人的工作成果,请大家纠结穿什么衣服的时候,也看它一眼。

猜你喜欢

体感穿衣天气预报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自在才是我的穿衣态度
穿衣取经
中期天气预报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