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平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析

2019-09-10冯艳代丽艳

种子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冯艳 代丽艳

摘   要:主要介绍了建平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促进马铃薯产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东经119°10′~120°2′、北纬40°17′~42°21′,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空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入侵,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产。建平县马铃薯品相好且品质优良,因而备受众多老百姓的喜爱,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马铃薯晚疫病为生产中的常见病害,更是一种具有毁灭性、流行性的重大病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薯类的重视,建平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晚疫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若防治不当会造成小幅减产,甚至可能会出现绝收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

马铃薯晚疫病属于典型的气候病害,在天气温暖、湿度大的环境中,有利于孢子囊产生芽管,在多雾、多露以及阴雨连绵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或流行。建平县7—8月正值高温高湿季节,此时的马铃薯处于开花结薯期,若遇多雨时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晚疫病病情比较重且流行速度快。如果品种不抗病,那么在相对湿度超过90%、白天温度22 ℃左右的环境下持续8 d以上,就会发生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以菌丝形态在马铃薯体内过冬,若播种了带病菌的薯块,就会造成不发芽或发芽后即死的现象。部分薯块出土后会成为中心病株,产生孢子囊,在气流传播下再次进行侵染,进而流行起来。因此,带病薯块也会成为晚疫病发生的侵染源。另外,种植田的土壤带菌、茬口不适、栽培管理不当等,也是晚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   晚疫病的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可为害植株的茎、叶及块茎。若马铃薯叶片受害,则会在叶片边缘或叶尖产生绿褐色、水渍状斑点,并出现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叶病斑会迅速增大并出现白霉,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非常容易变脆、破裂。若马铃薯叶柄或茎受害,就会出现褐色条斑,若病情较重,则叶片卷缩、萎垂,最终造成全株黑腐,并有腐败气味,达到毁田状态。若马铃薯薯块受害,则会出现紫褐色或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薯块烂掉。通常情况下,晚疫病病菌会在病薯中过冬,在温暖多雾、空气潮湿、多雨的环境下发病较重。

3   晚疫病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宗旨,以农业防治为前提,化学防治为保障,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1   选用脱毒种薯

马铃薯块茎是传播晚疫病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根上斩断侵染源、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不同,可以通过试验示范,确定品种的抗性,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建平县推广使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成效显著,使用率达到60%以上,平均单产达2 200 kg以上。适宜建平县生产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二季作的早大白、费乌瑞它、富金、中5等,这些品种因品性好、抗性强、产量高备受青睐[1]。

3.2   合理的轮作倒茬

马铃薯在连作的情况下,病菌在土壤中的潜存量会越来越多,导致马铃薯发病越来越重,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因此,马铃薯忌连作,避免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或套种,可与禾谷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减轻病害发生。

3.3   药剂均匀拌种

种薯切块后要进行药剂包衣,预防病菌及虫害的发生,用克露20 g、百菌清40 g兑滑石粉5 kg,拌种薯50 kg。值得注意的是,药剂拌种一定要均匀才能达到效果[2]。

3.4   科学栽培管理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都要加强田间管理。第一,要适期早播。建平县90%都采用二季作栽培模式,提前播种,可以错过高温高湿季节,从时间上有效预防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第二,要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建平县马铃薯的株数应控制在4 000株/667 m2。第三,要水肥适当。一次性施足底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第四,要勤查田。若发现中心病株,必须及时清除。

3.5   药剂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马铃薯茎秆、叶柄、叶片的主要病害,严重时还为害块茎。在马铃薯现蕾初期进行早期预防,用代森锰锌加喷施宝进行保护剂喷施,降低晚疫病的发生概率。发病初期用烯酰吗啉、甲霜锰锌喷雾进行防治,每次防治间隔7 d,发病重期用杀毒矾、银发利和甲霜灵·锰锌等交替用药,5~7 d间隔用药1次。

参考文献:

[ 1 ] 谭宗九.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 2 ] 王润珍,白忠义.蔬菜病虫害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