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红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9-09-10许启菊
许启菊
摘 要:李子作为一种蔷薇科植物,其种植范围较广、适应能力强。由于含有较高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有效提高氧化能力,抵抗衰老,甚至对一些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是,这种植物在种植过程中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红点病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病害,极大影响了李子树的产量。基于此,就该病害的发生过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李子种植;红点病;发生機理;防治措施
李子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其具有较好的绿化作用。李子果实颜色鲜艳,口感酸甜,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李子对肝脏具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具有促进消化、提高食欲的效果,近些年在市场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由于受到红点病的危害,我国李子的产量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着重对此进行研究。
1 李子红点病简介
李子红点病,又名李疔病,在现阶段李子种植过程中发生情况较为严重,产生的危害也较为巨大,尤其是在稠李的种植过程中发病情况更为严重。这种病害在发生早期会引起李子树叶片的脱落,影响到李子树的正常光合作用,最终造成长势衰弱,导致李子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当前,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南方四川、云南等省份的李子园中均出现这种病害,使得李子的产量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趋势,在近些年的种植过程中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2 李子红点病的发病症状
2.1 发病症状
李子红点病主要会对李子树的叶片以及果实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发病初期,致病菌在叶片上附着感染,使得叶片发黄,同时出现一些微微隆起的斑点。叶片的边缘同叶片健部之间的分界线隆起得更加明显。随着病害的发展,这种圆形斑点不断扩大,其颜色也在不断加深。在此时期,叶片背部叶肉变厚,同时出现很多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致病菌的繁殖孢子器。在发病后期,叶片形态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化,背面凹陷严重且突起,会呈现出不正常的弓形[1]。此时背面颗粒已经变空,致病菌的孢子已经扩散。在红点病发生过程中,李子树上的所有叶片几乎全部存在各种斑点、叶片发黄、卷曲,同时落叶情况较为严重。在果实受到致病菌侵染之后出现黄色圆形斑点。同时在发病的斑点处呈现水肿,后期出现萎缩,果实畸形情况较为严重,最终导致果实在未成熟之前就会脱落。
2.2 病原
造成李子红点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为李疔座霉菌,这种致病菌主要营孢子生殖。李子树在受到感染之后,致病菌主要在叶片上进行生殖,一般需要7~8个月孢子成熟。孢子期一般是近球形结构,呈现出橙红色,直径在0.1~0.32 mm。成熟的菌孢为线型无色,大小在0.024~0.06 mm。一般在叶片背部寄生,生长期为10个月左右。致病菌子囊一般呈棒状,其中含有8个左右的孢子,大小在0.07~0.089 mm。子囊孢子无色,有些子囊会呈现出弯曲状或圆柱形,一般大小在0.01~0.014 mm。
3 李子红点病的发病规律
李子红点病的发病规律需要从致病菌的生长周期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致病菌的孢子囊会在李子树的落叶或者落果上越冬,待第2年春天温度回暖之后子囊破裂,致病菌孢子会再次感染李子树[2]。在每年的7月达到发病的高峰期,同时这一病害的高发期一直持续到9月。每年的10—11月子囊壳才发育成熟。但是,这一生长周期会受到温度以及降水量的影响。在气候湿热的南方,一般在5月底就开始发病,7月初达到发病高峰期。同时,该病害在降水量较高的年份发生较为严重,而在干旱时节发病概率大大降低。
4 李子红点病的防治措施
4.1 强化李子园的管理,降低发病概率
要降低李子红点病的发病概率,首先需要对李子园加强管理。由于红点病的致病菌一般会在落叶及落果中繁殖,因此要及时对果园的落叶和落果进行清理,将搜集到的病叶和病果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在每年的秋季进行松土,春季加深树盘。同时提高果园的透风能力,在雨季进行排涝,避免果园积水,造成发病概率升高。
4.2 采用药物防治,消灭致病菌
对于李子红点病的防治,一般需要在不同生长时期采取专门的药剂进行处理。首先,李子树萌芽之前采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其进行防治。在树叶展开之后,采用较低浓度的石硫合剂对其进行治疗。在开花之后以及发生这种病害之前,可采用波尔多液进行治疗。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李子红点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把握病害发生规律,才能实现对红点病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 1 ] 贾丹萍.李子红点病及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15(56):30.
[ 2 ] 李宝芹.李子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