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分泌科夜间护理之我见

2019-09-10杨莉莎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5期

杨莉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就内分泌科夜间护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血病;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夜间观察护理

引言:

夜间护理观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提高夜间护理观察能力,掌握其特殊规律,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1 夜间护理观察的内容极其特殊规律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其规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统称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力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有效指标。当肌体患病时,生命体征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所以,护士必须及时准确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变化,为挽救病人争取时间。夜间生命体征的观察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夜间人们都处于睡眠状态,不论健康人还是病人,大脑皮层、中枢神经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不易发现某些病情变化。而睡眠有时也掩盖一些病情变化,如意识朦胧、昏迷、甚至脑疝都容易和睡眠相混淆。如不按时观察生命体征,只观察表面现象往往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准确、按时观察生命体征,才能为医生提供充分的临床依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夜间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是夜间观察的一项主要内容。观察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是协助医生决定停药或继续用药的主要参考。某些病人病情重,需长时间用药维持,抑制病情进展,控制症状,往往夜间也需用药。这就要求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加强观察,注意其变化,尤其对于一些易过敏的药物更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意外。另外,对一些药物疗效观察也非常必要。例如,医生给一位病人用了某种安眠药物,病人服用后是否见效,是否达到催眠目的,是否影响第二天起床及精神状态,都需要我们去观察、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配合医生制定医疗计划,合理用药。

2 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細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脏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时出现窦性停博,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内分泌科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时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护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迅速提供变化的信息。

3 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边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仔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夜间全病区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3.3.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态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消心痛等。

3.3.2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要定时巡查液体滴速。夜间也是气温下降最快的时间段,在夜间冠心病病人的保温不可忽视。

3.3.3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医生。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保证患者睡眠。

3.3.4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的护理。

3.3.5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3.4氧疗的护理观察: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间质液下吸收血管容量增多,而且平卧后静脉回流增多而引诱发作,所以多采取半卧位。并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通畅,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讲解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等情况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便更好地调节氧浓度和流量。

3.5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3.6详细准确地记录夜间值班情况,按要求完成本班工作,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完整,对需要延续到下一班的治疗要详细地与下一班交接完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夜晚的环境通常会比较安静,因此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假若具有“听声辨位”本领非常有利于夜间护理的观察工作。具有灵敏的听觉,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观察的效果,这是因为,患者身心状况能够通过患者自己的不自觉的神音传达出来,例如,最为常见的呻吟声、喘息声、呼吸声、呕吐声、咳嗽声、说话声、哭笑声、悲啼声、颤声等等都应该引起夜间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的高度注意,还应注意病人活动发生的声音。现代医疗设备的新仪器正在不断涌现,听觉观察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护士也可以从声音辨别出治疗的器械或仪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呼吸机的节奏声音,氧气进入水的声音,心脏监护系统的心率监测每次发出可听到的声音等。

参考文献:

[1]刘海英.护理轮班制度对护士的影响及缓解措施.护理学杂志,2003,18(05):395-396.

[2]应文娟,黄华兰,李一鸣.综合医院护士群体职业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01): 10-12

[3]Dolan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job satifaction in nurs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87,12:3-12.

[4]罗伟香,吴惠平,罗小洁,等.专职夜班对护士内分泌影响的探讨.护理管理杂志,2003,3(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