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9-10孔丽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患者应用

孔丽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部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部烧伤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部的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和预后。

关键词:康复护理;手部烧伤;患者;应用

引言

烧伤患者的烧伤程度和部位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尽相同。手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并且是最有可能发生烧伤的部位,烧伤患者中手部烧伤的发生率为45%~50%。虽然手部烧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深度灼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而这些畸形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除了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还需要适当地进行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8岁-50岁,平均年龄(25.5±5.7)岁。试验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岁-49岁,平均年龄(26.2±5.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火焰、热液、蒸汽、炽热金属所致的深度二级及以上烧伤;具备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康复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方式如下:①心理干预。烧伤后患者心理均会出现一定程度负性情绪,其中恐惧、悲观、自卑等情绪出现概率较大,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初入院时就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护理,明确其心理状态,同步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缓解负性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功能锻炼。手部烧伤患者常出现肌腱粘连、肌肉挛缩、萎缩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影响手部功能。手部康复训练需在患者康复初期,情况相对稳定后开展,可有效促进其手部及早康复。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手部实际康复程度,为患者的制定出个性化康复训练。在实际训练前,告知患者将手部浸泡在温水中,时间不低于30min,以保障其手部血液正常循环。后续依据患者实际承受能力,开展强度不一的康复训练。保障手部关节活动范围由早期小范围向后期大范围发展,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训练时需注意手部动作尽量轻柔,每日按摩时间不低于3次,时间不超过30min;③出院宣教。于患者出院前,及时告知其手部烧伤相关知识,包含预防烧伤、受伤初步处理方式等。并着重宣讲出院后手部护理措施,及护理手法。向其发放手部护理知识宣教手册,便于其在出院后及时查看,保障护理方式正确。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定时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并掌握其实际恢复情况,对其不正确护理及训练方式进行纠正,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手部功能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手部功能评分采用Michigan手功能评价问卷进行测评,包括37个条目,6个维度:手部总体功能(5个条目)、日常活动(12个条目)、工作情况(5个条目)、疼痛(5个条目)、外观(4个条目)、手功能的满意程度(6个条目)。以上每个项目中,工作情况需要左右手同时考虑,其余项目左右手分别测量。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其余项目中分数越高的表示恢复程度越好。每一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总分为各个项目的平均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手部功能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手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的优点:(1)有利于改善手部烧伤患者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手部关节有一定范围的活动,可防止关节长期固定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有利于促进患者手指总活动度的恢复,防止关节僵直、挛缩畸形。通过制定有效的手部关节活动度训练计划(包括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训练),使患者早期有计划地进行手部关节活动训练,并明确要求患者每天完成手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项目以及保证每天训练的时间。通过局部按摩和压力疗法等手段可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和淋巴引流,帮助烧伤患者减轻瘙痒、疼痛、焦虑抑郁等不适症状,使患者更好地完成训练计划。(2)有利于改善手部烧伤患者的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手部是精细化活动最复杂的器官,手部功能恢复与否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决定着能否重返工作岗位。通过对患者进行20种常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手部日常生活活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3)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是指人类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动作群,即完成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通过加强关节运动、创面愈合护理、手部活动指导、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洗漱、进食、洗澡、穿衣、修饰、如厕等)训练、加压护理等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对手部烧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手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心理、健康知识等多个角度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部烧伤的康复措施、恢复结果等,树立积极的心理模式,增加手部功能恢复训练的依从性,得到训练的最佳效果,使得患者恢复基本的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手部烧伤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部活动能力,并且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积极配合,达到更好的恢复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4展望

目前,手部烧伤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但这些护理模式在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观察的临床指标也不相同,缺乏长期的随访结果。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不能随意选用护理模式。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者积极研讨护理模式的统一化,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增加随访数据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将会取得巨大进展。

参考文献

[1]芦英.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评估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85-286.

[2]乔丽,杜坤.手部烧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雜志,2017,4(32):6218-6219.

[3]李霞清,秦桂芳.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实践总结[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6):545-548.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患者应用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恐高患者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