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树下的小草也能得到阳光
2019-09-10陈菲
陈菲
《教育學》是这样诠释后进生的:学习暂时困难和品行暂时有偏差的学生。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老师要善待这些学生。如何界定谁是后进生?如果按照班级历次测验考试等方式得出的成绩做分析表来看,全班50名学生,成绩排名在40名以后的学生都属于“后进生”。应该怎样面对和转化后进生呢?本文先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接着论述了教师应该正视后进生,努力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对症下药。其主要原因有: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和转化后进生呢?
一、尊重和信任后进生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育就是信任”,在热爱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后进生自卑感强,常常过低评价自己,从而导致他(她)们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动手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这时,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通过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完成一些难度不大的练习,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同样也能学好,并且教师应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这类学生,特别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当然,循序渐进的双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二、成功——促进差生转化的催化剂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很难体会到优生在成功时的喜悦心情。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后进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更需要别人对其进步的肯定。课堂上,教师应把问题分几个档次,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手势、眼神来让这些后进生有一块发言的天地,消除他们的恐惧感、自卑心理。假如后进后答对了问题,教师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夸张式的表扬。长期如此,差生会逐步树立自强、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奉献爱心,点燃后进生的希望之火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学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心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意用爱心去感化,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在尊重和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教师平时应注重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给予后进后无微不至的关怀,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实际困难。当然,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复犯错误的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可因他们的一两次反复而感到灰心,我们坚信,只要“反复抓、抓反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之,则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师生要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利于后进后转变的良好班级氛围。比如,在室内悬挂名人画像、激励性名言;成立学习互助组,开展竞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活泼的课外活动,对他们进行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还可以制订铁的纪律,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在这规矩之下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五、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换相互间看法
对一个成功的人士,多一次,少一次称赞可能是无所谓的;而对一个弱者,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表扬也会使其欣喜若狂,铭记在心。所以说,当你班上的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教师除了在班上给以表扬外,还应当及时通报给学生的家长,与家长相互交换意见。一则让这些后进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从家长反馈的信息,教师可相应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多方位地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渐渐地摘掉“后进生”的帽子。
春天播下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成功的硕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学生有信心、耐心和爱心,就能以心换心,让大树下的小草也能得到阳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不懈、满腔热情地以帮助后进生自我教育为目标,才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面对后进生,要有恒心,相信自己能搞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只要有信心,你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