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校长”烛照后来人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49期
关键词:大路遗体肝癌

她叫刘美贤,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名乡村教师,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坚守初心一辈子,患肝癌去世时年仅54岁。她终生未婚,以校为家,视学生如己出,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当地百姓心中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捡破烂办学校,既当校长又当妈

  劉美贤9岁丧母,性格内向,却非常热爱学习,教师是她儿时向往的职业。后来,靠着伯父的资助和勤工俭学,她相继取得高中和大专学历,1984年被原巴润哈岱乡白大路民办小学聘为教师。

  在白大路民办小学工作的十几年里,刘美贤一直以校为家。1991年,刘美贤成为白大路民办小学的校长。当时,学校只有三间透风漏雨的土房,她舍不得雇人修缮,自己冒着暑热脱土坯、砌墙、抹灰。修教室、助学把工资花光了,她就在周末去收酒瓶、捡破烂挣钱。

  “她待学生,就像亲妈一样!”白大路村村民陈满喜回忆说,刘美贤几乎天天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天黑后她会提着马灯,翻山越岭送孩子回家。校长、老师、炊事员、档案员……曾任巴润哈岱乡教育办公室主任的刘培荣说,在白大路民办小学,刘美贤身兼多种角色,春节都留守在学校,真正是以校为家,对学生的爱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灵魂。

准格尔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人

  刘美贤虽然各种荣誉加身,但她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清贫生活,连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没有。1999年调到原巴润哈岱乡中心小学后,办公室住不成了,她就在校外租房子住,直到2016年被干女儿郭艳丽接回家。

  去年一次体检时,刘美贤被查出肝癌晚期。患病后,刘美贤没有恐惧死亡,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对她的关怀。今年5月16日,她亲自填写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成为准格尔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人。

  今年7月17日,刘美贤因肝癌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年仅54岁。家人遵循她的生前嘱咐,将她的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国家医学教学和科研事业。

燃烧一个人,照亮一群人

  刘美贤有先天的生理残疾,终生未婚。1992年,12岁的郭艳丽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刘美贤知道后,一直资助她到高中毕业。后来,刘美贤将她认作干女儿。

  “她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她的品德也影响了我们这些身边的人。”刘美贤查出肝癌后,郭艳丽便辞去工作全身心地照顾母亲,丈夫王亚军主动拿出工资卡,到处求医问药,前后花费20多万元。

  郭艳丽的女儿郭新星今年14岁,在刘美贤的言传身教下,也热爱公益,梦想长大后当一名教师。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大路遗体肝癌
永远走大路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大路之歌(节选)
不知如何开口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风雪夜归人
表错情